时间: 2025-04-25 02: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05:02
望江南·幽州九日
作者:汪元量 〔宋代〕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和泪捻琵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官员在幽州过九日时的情景。夜深人静,坐在官舍中,望着西斜的月光,耳边传来悲凉的角声,心中忧愁不已,思念家乡。南北相隔遥远,令人肝肠寸断,忍不住长叹。华丽的席子如同冰冷的床榻、玉枕,而此时此刻美人又在何方,醉于黄花之中?不禁流下眼泪,捻动琵琶,表达心中的伤感与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作品多以咏怀和思乡为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汪元量在幽州任职期间,恰逢重阳节,心中思念故乡,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和孤独感。
《望江南·幽州九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孤独与思乡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即以“官舍悄,坐到月西斜”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光的西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漫长与孤寂。角声的悲鸣与诗人的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情感共鸣。
接下来的“客心愁破正思家”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南北相隔,肠断裂的比喻将思乡之痛表现得十分强烈,描绘出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对比绮席与寒玉枕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生活的奢华,更突显了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最后两句“美人何处醉黄花”和“和泪捻琵琶”则将思乡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合起来,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感伤。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思索,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美感。
逐句解析: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描绘夜晚的宁静,诗人独自在官舍中,月亮渐渐偏西,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与孤独。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夜深人静,角声悲凉,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愁苦难忍。
南北各天涯。
强调南北隔阂,表达离乡的遥远与孤独。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形容悲伤至极,肠子似乎都断了,长叹一声,渲染出愁苦的情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华丽的席子与冰冷的床榻形成对比,映衬内心的孤寂,美人醉于黄花的意象,唤起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和泪捻琵琶。
最后一句以琵琶的演奏作为情感的宣泄,泪水与音乐交织,表达无尽的思乡和孤独。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孤独展开,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愁苦心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展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南北各天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在诗中,是什么让诗人感到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