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4:47
呜呼再歌兮花满台,好月为我光徘徊。
人生在世不满百,纷华过眼皆成灰。
夷山青青汴水绿,西北高楼咽丝竹。
美人十指纤如玉,为我行觞歌一曲。
含宫嚼徵当窗牖,露脚斜飞湿杨柳。
就中有客话陈桥,如此山河落人手。
客且住,听我语,楚汉中分两丘土。
七雄争战总尘埃,三国莺花浩无主。
咸阳宫殿不复都,华清池沼温泉枯。
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
人生得意且尽欢,何须苦苦为高官。
人生有命且行乐,何必区区叹牢落。
遮莫金章与玉珂,何如桐江披钓蓑。
遮莫貂蝉贵此身,何如柴桑漉酒巾。
君不见海上看羊手持节,饥来和雪和氈囓。
又不见饭颗山头人见嗤,愁吟痛饮真吾师。
美人美人劝我酒,有客有客听我歌。
须臾客醉美人睡,我亦不知天与地。
呜呼再歌兮无人听,月自落兮酒未醒。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4:47
夷山醉歌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呜呼再歌兮花满台,好月为我光徘徊。
人生在世不满百,纷华过眼皆成灰。
夷山青青汴水绿,西北高楼咽丝竹。
美人十指纤如玉,为我行觞歌一曲。
含宫嚼徵当窗牖,露脚斜飞湿杨柳。
就中有客话陈桥,如此山河落人手。
客且住,听我语,楚汉中分两丘土。
七雄争战总尘埃,三国莺花浩无主。
咸阳宫殿不复都,华清池沼温泉枯。
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
人生得意且尽欢,何须苦苦为高官。
人生有命且行乐,何必区区叹牢落。
遮莫金章与玉珂,何如桐江披钓蓑。
遮莫貂蝉贵此身,何如柴桑漉酒巾。
君不见海上看羊手持节,饥来和雪和氈囓。
又不见饭颗山头人见嗤,愁吟痛饮真吾师。
美人美人劝我酒,有客有客听我歌。
须臾客醉美人睡,我亦不知天与地。
呜呼再歌兮无人听,月自落兮酒未醒。
哎,再唱一曲吧,花满台,明月为我徘徊照耀。
人生在世不满百年,眼前的繁华转瞬即逝,皆成灰烬。
夷山的青翠与汴水的清绿,西北高楼上丝竹声悠扬。
美人的十指纤细如玉,为我歌唱,举杯畅饮。
歌声悠扬,窗前轻声吟唱,露水浸湿了斜飞的杨柳。
此中有客谈论陈桥之战,如此山河落在了人手中。
客人且停留,听我说,楚汉之间分成两丘土。
七雄争战,最终化作尘埃,三国之地莺花无主。
咸阳宫殿早已不复存在,华清池的温泉也枯竭。
世间的兴衰如电光闪过,沧海桑田几度变化。
人生得意时尽情欢笑,何必苦苦追求高官厚禄。
人生有命就应尽情享乐,何必在意那些牢骚与忧愁。
与其追逐金章玉珂,不如在桐江披一件钓鱼的蓑衣。
与其追求貂蝉的富贵,不如在柴桑用酒巾酿酒。
你看海上看羊的人手持节,饥时来吃雪与氈。
又见饭颗山头的人被嘲笑,愁吟痛饮真是我的老师。
美人啊美人,劝我喝酒,有客啊有客,听我歌声。
片刻之间,客人醉了,美人也睡去,我也不知天与地。
哎,再唱一曲吧,却无人倾听,明月自落,酒尚未醒。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子华,号竹溪,宋代诗人,生于晚宋时期,身处动荡的时代背景,曾任官职,后因不满官场而辞职,过着隐逸生活。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洒脱,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夷山醉歌》创作于汪元量隐逸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山水、音乐、美人,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权位的轻视,体现了他对人生享乐的态度。
《夷山醉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抒情诗。诗人以“歌”开篇,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忧伤的氛围。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通过对酒、歌、美人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变化的无奈。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尽情享乐,而不是为了追求权位而苦苦挣扎。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将山水、音乐、美人等元素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夷山的青翠,汴水的清绿,映衬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美人纤指与酒杯之间的互动,则让人感受到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惬意。诗中多处出现的典故,如陈桥之战、楚汉战争,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历史感与深度,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一首饮酒作乐的歌,更是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夷山醉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想,展现了汪元量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人生的短暂和瞬息万变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强调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劝诫人们珍惜当下,勿为权位所累。
诗中提到的“陈桥”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楚汉战争
B. 赤壁之战
C. 隋唐之交
诗人认为人生应如何对待?
A. 应该追求高官厚禄
B. 应该及时行乐
C. 应该忍耐苦闷
“遮莫金章与玉珂”中“金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位
C.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