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3:26
原文展示: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章碣 〔唐代〕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白话文翻译:
在建元寺观赏上元节的灯火,回廊处处都是层层叠叠的灯火。 珠宝玉石般的灯火散乱地照耀着高殿中的佛像,华丽的衣裳深深地拜倒在远山的僧人面前。 迎风挥笔,思绪飘向智通上人,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直到天明,与禅修的同伴一起修行。 热闹的喧嚣无法留住,月光西下,露水凝结。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碣,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变,涉及社会、自然、宗教等多个主题。此诗可能是在上元节夜晚,作者在建元寺观赏灯火时,对智通上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上元节夜晚,作者在建元寺观赏灯火,借此表达对智通上人的敬仰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上元节是唐代重要的节日,寺庙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吸引众多信众和游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夜建元寺的灯火盛景,表达了作者对智通上人的敬仰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中“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一句,既描绘了灯火的璀璨,又隐喻了人们对佛教的虔诚。而“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则展现了作者在热闹的节日氛围中,依然保持着对禅修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最后“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一句,以景结情,表达了热闹喧嚣无法留住,唯有禅修生活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智通上人的敬仰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上元夜的灯火盛景,作者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禅修生活的渴望,最终以景结情,表达了热闹喧嚣无法留住,唯有禅修生活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珠玉乱抛高殿佛”中的“珠玉”比喻什么? A. 灯火的光彩 B. 珠宝玉石 C. 佛像的光辉 D. 僧人的衣裳
诗中“临风走笔思呈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智通上人的敬仰 B. 对灯火的喜爱 C. 对禅修生活的厌恶 D. 对节日的热闹感到厌烦
诗中“无限喧阗留不得”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热闹的喧嚣无法留住 B. 灯火无法留住 C. 人们的敬仰无法留住 D. 禅修生活无法留住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