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55
西江月 客有二首 其三
作者: 卢前 〔近代〕
客有叹于南宋,排金无敢言兵。
吴山立马气纵横。所以不亡者命。
何似艰危今日,顽倭犯我无名。
亦惟抗战自更生。孰主议和曰佞。
这首诗表达了对南宋时期的感慨,那时面对金国的侵略,没人敢公开谈论战争。吴山之上,气势如虹,令人心潮澎湃,所以宋朝才没有灭亡。与之相比,今天的艰险更加严峻,敌人毫无顾忌地侵犯我们的国家,然而我们的命运仍在自己手中。唯有通过抗战才能重新获得生机。那些主张和谈的人,真是谄媚之辈。
作者介绍:卢前,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常以抒发爱国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勇敢抵抗的呼唤。在国家危机四伏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激励 contemporaries 反抗外敌。
这首诗是对南宋历史的反思,同时也与抗日战争时期的现实紧密相连。诗人开篇便以“客有叹于南宋”引入,表现出对历史的惋惜与对现实的警觉。他通过吴山的气势象征过去的英勇,暗示即使在逆境中也有不屈的精神。接着,他将南宋的危机与当下的艰难相对比,指出现今敌人的侵犯比历史上更为猖獗,反映了他对国家存亡的深切担忧。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命运,引导读者思考国家的未来。最后的“孰主议和曰佞”,更是对那些提倡妥协者的强烈不满,显示了诗人的坚定立场,鼓励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时期是哪个?
“顽倭”指的是哪个国家的侵略者?
诗人对提倡和谈的人持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