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2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28:08
静里含光默默,玄中调息绵绵。
真空洞彻量无边。亲见本来身面。
虽是虚灵不昧,也须添汞抽铅。
常加水火鼎炉煎。便有神光发现。
在静谧中默默地吸收光明,深邃的道理中调息绵延不绝。
真空清澈无边,亲眼见到本来的真实面貌。
虽然是虚无缥缈的灵性,但也需要加入汞和铅的炼制。
常常在水火的鼎炉中煎熬,便能显现出神秘的光辉。
本诗涉及道教的炼丹术,汞和铅是传统炼丹过程中的重要材料,象征着精神与肉体的结合。诗中提到的“水火鼎炉”也是炼丹术中的重要意象,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运用。
王*,元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主,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其诗风通常清新、淡雅,富有哲理性。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思想活跃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道教炼丹术的感悟与对自然真理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化思潮的兴盛。
这首《西江月·静里含光默默》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诗中“静里含光默默”开头,便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思想,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智慧和光明往往来自内心的平静与反思。接着,诗人以“真空洞彻量无边”强调了宇宙的无限和自身的渺小,展现了道教思想中对空灵的追求与理解。
而“虽是虚灵不昧,也须添汞抽铅”则深刻地揭示了修炼的过程,虚无并不等于空无,真正的灵性需要经过实践与磨炼。此处的“汞”和“铅”不仅是炼丹的比喻,更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提炼自己、反省自己,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最后两句“常加水火鼎炉煎,便有神光发现”则说明了内心的修炼和外界的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才能获得真正的领悟与启迪。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深邃,意象丰富而含蓄,展现了道教哲学中的深刻智慧。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求内心的智慧与光明,强调通过不断的修炼与反思,达到自我超越与领悟的境地。诗人通过道教的炼丹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探索。
诗中提到的“汞”和“铅”代表什么?
诗人通过“静里含光默默”想表达什么?
诗中的“神光”指的是什么?
《将进酒》与《西江月》同样强调内心的修炼与对自然的感悟,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显得内敛而细腻。在情感表达上,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