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1:16
《西江月 其一》
雁过霜寒有信,秋归红叶无言。
苔纹似绣绿生根。鸟篆汀沙成印。
逗镜遥山照鬓,来帆野水添云。
归舟不叩剡溪门。是否山阴兴尽。
大雁飞过,霜寒时节传递着信号;秋天来临,红叶却默默无声。
苔藓的纹路像刺绣一样,绿意盎然,生根发芽。鸟儿在沙滩上留下印记。
远处的山映照在水面上,像镜子一样,来船在广阔的水面上增添了几分云彩。
归来的船没有敲响剡溪的门,不知道山阴的兴致是否已经尽了。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自然观察和深邃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状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秋天游历时创作的,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以及归乡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西江月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在这首诗中,姚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深刻感悟和对归乡的思考。诗的开头以雁的飞过和霜寒的信号引入,展示了秋季的来临,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红叶的无言,似乎在表达一种静默的美,令人思索。
接下来,苔纹和鸟篆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细腻与生机。苔藓的生长代表着生命的顽强,而鸟儿留下的印记则象征着生命的瞬息万变。这些意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
最后,归舟不叩剡溪门的意象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和无奈,仿佛在问自己是否已无归属。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渗透出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情感,在大自然的背景下,反映出人对生活、对故乡和对时间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多用比喻,如“苔纹似绣”和“鸟篆汀沙成印”,使意象生动;同时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诗歌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人生的变化与自然的永恒。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寒”主要指什么季节?
“苔纹似绣”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是否山阴兴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姚华的《西江月 其一》更侧重于对自然细节的描绘,而王维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前者更显孤独与思考,后者则透出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