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0:36
西江月·丙子十月既望,拂晓乘飞机还湘
作者:袁荣法
破梦江山历历,回身星月傞傞。
白云飘毂去如梭,欲叩灵修青璅。
镇有胸中块垒,来收眼底嵯峨。
天风吹起洞庭波,容我朗吟飞过。
在梦中梦见的江山依然历历在目,回头望去,星月依旧闪烁。
白云像梭子一样快速飞过,心中想要叩问那青翠的灵修之地。
心中有着难以释怀的块垒,想要将眼前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天风吹起了洞庭湖的波澜,让我在空中朗诵飞过。
"洞庭波"指的是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象征着自然的壮美与宽广。诗中提到的“灵修”可能是指某种超然的境界或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以擅长词曲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丙子年十月,正值秋季,诗人乘飞机返回湘地,感受到高空的辽阔与江山的壮丽。在此背景下,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赞美。
《西江月·丙子十月既望,拂晓乘飞机还湘》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作品。诗人在破梦之后,面对辽阔的江山,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诗的开头部分,通过“破梦江山历历”一句,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带出一种回忆的情绪。同时,星月的光辉象征着希望,映衬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着,白云的描写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匆忙。诗人在飞行的过程中,心中对“灵修”的渴望与探索,表现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此处的“青璅”不仅是对山水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理想与追求。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通过“胸中块垒”和“眼底嵯峨”表达了内心的复杂与不安,同时也渴望通过“朗吟”来释放这些情感。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令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精神追求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破梦”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灵修”是指:
“白云飘毂去如梭”中“如梭”是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