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22
濈濈猩红闹晓晴,
攒头真似与春争。
舒开杨柳聊相映,
瘦杀寒梅枉自清。
粉艳低回工作态,
绛唇寂寞独含情。
画图只爱残妆好,
未信徐郎解写生。
清晨的红色晨曦似乎在争着与春天相媲美,
舒展的杨柳与之相映成趣。
寒梅虽然清逸,却显得瘦弱无力。
粉色的艳丽在低回中显得娇媚,
红唇寂寞地含蓄着情感。
画家只喜欢残妆的美丽,
未必相信徐郎能够真实地描绘生活。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殊,号天泽,金朝诗人、学者。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在诗词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常常融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的早晨,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花卉的娇艳。诗人通过对比寒梅与春花,表达了春天的活力和花卉的美丽,隐含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艺术的思考。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二首 其一》以春天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花卉的娇艳。开篇“濈濈猩红闹晓晴”,通过声音和色彩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和活力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攒头真似与春争”表现了花朵在春天的争奇斗艳,展现了生命的蓬勃。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对比了“杨柳”和“寒梅”,前者的柔美与后者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冬天的孤寂。最后,诗歌引入画家徐郎,表达了对画作的思考,认为真正的美并不在于表面的华丽,而在于内涵和真实的情感。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通过对比与描绘,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猩红闹晓晴”通过色彩和声音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早晨的美丽;“寒梅枉自清”则利用对比,突显寒梅的孤独与清雅。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花卉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活力的赞美以及对艺术真实表达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清新与孤独交织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寒梅”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与清雅
C. 热情
D. 活力
诗中提到的“徐郎”是谁?
A. 画家
B. 诗人
C. 王子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