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登云门山》

时间: 2025-05-02 15:08:39

诗句

天际仰流云,崩腾如坏山。

郁郁纷纷绕襟袖,方知身在层霄间。

扶桑一任天鸡叫,石洞希夷眠清峭。

我乘奇气御天风,如蒸如沸号万窍。

夭矫不测群拿空,昂头露角盘苍龙。

足傍谽谺逸深谷,森然鼓荡摧长松。

忽然神光纷来下,眼明金缕开西东。

欲行不行俨相属,欲断不断联高踪。

须臾变化浩无际,惊涛涨海当吾胸,回望平野净尘土,参差城郭晞微红。

欲寻秦碑并汉碣,苍凉尽被青苔封。

欻吸朝阳我独领,瑰秘更向山灵请。

以手开笼取置归,放之学堂掣烟景。

交飞乱涌俄归山,拂槛萦窗无留影。

即应泼墨数斗挥淋漓,高悬生绡十丈满题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39

原文展示:

晚登云门山
作者: 刘塑 〔清代〕

天际仰流云,崩腾如坏山。
郁郁纷纷绕襟袖,方知身在层霄间。
扶桑一任天鸡叫,石洞希夷眠清峭。
我乘奇气御天风,如蒸如沸号万窍。
夭矫不测群拿空,昂头露角盘苍龙。
足傍谺谺逸深谷,森然鼓荡摧长松。
忽然神光纷来下,眼明金缕开西东。
欲行不行俨相属,欲断不断联高踪。
须臾变化浩无际,惊涛涨海当吾胸,
回望平野净尘土,参差城郭晞微红。
欲寻秦碑并汉碣,苍凉尽被青苔封。
欻吸朝阳我独领,瑰秘更向山灵请。
以手开笼取置归,放之学堂掣烟景。
交飞乱涌俄归山,拂槛萦窗无留影。
即应泼墨数斗挥淋漓,高悬生绡十丈满题诗。

白话文翻译:

在天边仰望流动的云,宛如崩溃的山峦。
浓密的云彩环绕着我的衣襟,才知道自己身处高空之中。
扶桑树下任由晨鸣的公鸡叫唤,石洞之中清静而安然地沉睡。
我乘着奇妙的气息,驭风而行,如同蒸汽般奔涌,声势浩大。
身姿矫健,难以预测,像龙一样昂首展翅于空中。
脚下是溪水潺潺流淌,深谷中回响着松树的低吟。
忽然神光从天空洒下,视野开阔如金丝绣成的西东。
想要前行却又不能,想要断绝联系却又难以割舍高远的踪迹。
瞬息万变,浩瀚无边,惊涛拍岸涌动于我的心胸,
回望平原,尘土已净,城郭参差映照着微红的晨曦。
想寻秦朝的碑文和汉朝的石刻,苍凉已被青苔覆盖。
我独自仰望朝阳,领略其光辉,更向山灵请教瑰秘。
以手打开笼子,取出归去,放在学堂中让烟景飘散。
飞舞的云彩纷乱涌回山中,轻拂窗棂却无留下影踪。
这正应是泼墨挥洒,淋漓尽致,高悬生绡十丈,满题诗篇。

注释:

  • 扶桑:传说中的东海之东,有扶桑树的地方,常被视为日出的象征。
  • 天鸡:指公鸡,象征清晨的召唤。
  • 希夷:意指清静、安宁的状态。
  • 夭矫:形容姿态优美、矫健。
  • 谺谺:溪水流淌的声音。
  • 神光:比喻天上的光辉,象征启迪与智慧。
  • 秦碑与汉碣:指历史遗迹,象征古人的智慧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塑,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工于诗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晚登云门山》创作于刘塑游历云门山时,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思索,同时表达了诗人在高处俯瞰天地的独特感受,体现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哲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晚登云门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人通过对云门山的描绘,将自然之美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开头几句描绘了流云崩腾的壮丽景象,瞬间将读者的思绪带入高空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极致的自由与飘渺。

接下来的描写则更加细腻,诗人将云彩与衣襟相结合,表达了身处云霄的奇妙体验。扶桑的晨鸣、石洞的安静,展现了自然中的和谐美。诗中对气息与风的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动感,仿佛将读者也带入了这场云中旅程。

后半部分,诗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浩瀚的变化与无边的空间,心中涌动着对历史的思考。秦碑与汉碣的提及,不仅表示对古人的敬仰,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尾处的“泼墨数斗”则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际仰流云,崩腾如坏山。
    表现了高空的壮丽景象,云朵如崩溃的山峦般气势磅礴。

  2. 郁郁纷纷绕襟袖,方知身在层霄间。
    云彩环绕着衣襟,意识到自己已置身于高空之中。

  3. 扶桑一任天鸡叫,石洞希夷眠清峭。
    描绘晨光中的宁静,强调自然的和谐与安宁。

  4. 我乘奇气御天风,如蒸如沸号万窍。
    形象地表达了乘风而行的快感,仿佛被蒸汽包围。

  5. 夭矫不测群拿空,昂头露角盘苍龙。
    描述了飞龙的姿态,展现了一种骄傲与自由。

  6. 足傍谺谺逸深谷,森然鼓荡摧长松。
    脚边溪水流淌,松树被风吹动,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

  7. 忽然神光纷来下,眼明金缕开西东。
    光明的降临使视野开阔,象征启迪与智慧。

  8. 欲行不行俨相属,欲断不断联高踪。
    描绘出一种矛盾的心情,想要前行却又难以割舍。

  9. 须臾变化浩无际,惊涛涨海当吾胸,
    瞬息之间万象变化,心中感受到惊涛的澎湃。

  10. 回望平野净尘土,参差城郭晞微红。
    回首平原,尘土已净,城市在晨曦中显得迷人。

  11. 欲寻秦碑并汉碣,苍凉尽被青苔封。
    追寻历史遗迹,感叹时光的无情。

  12. 欻吸朝阳我独领,瑰秘更向山灵请。
    享受朝阳的光辉,向自然请教神秘的道理。

  13. 以手开笼取置归,放之学堂掣烟景。
    开放心灵,追求知识与真理。

  14. 交飞乱涌俄归山,拂槛萦窗无留影。
    云彩飞舞而回,轻拂窗棂却无影无踪。

  15. 即应泼墨数斗挥淋漓,高悬生绡十丈满题诗。
    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心中的诗篇,展现创作的激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崩溃的山,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与动作,如“朝阳我独领”。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流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2. 扶桑:象征希望与新生。
  3. 苍龙:象征力量与骄傲。
  4. 朝阳:象征光明与启迪。
  5. 秦碑与汉碣:象征历史与文化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晚登云门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什么?

    • A. 夕阳
    • B. 清晨
    • C. 诗人
    • D. 古碑
  3. 诗中“惊涛涨海当吾胸”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平静
    • B. 激动
    • C. 悲伤
    • D. 疲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登高望远的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愁苦。
  • 《早发白帝城》:强调早晨的清新与启发,与《晚登云门山》形成对比,前者更多展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精选》
  • 《清代诗人年谱》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凿石山僧院 寄右省王谏议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送秦州从事 湖州裴郎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江南寄所知周仆射 莺声 寄崔庆孙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阜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陨身糜骨 一字旁的字 倒篷 东海捞针 赭赤 进可替否 王陵戆 娥皇女英 出生地主义 包含诗的成语 识透 黑字旁的字 痛剿穷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