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秋日得平远韩齐年元勋手书并诗见怀依韵奉答》

时间: 2025-05-09 00:20:39

诗句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

如此家山如此路,烽烟西北怅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0:39

原文展示: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
如此家山如此路,烽烟西北怅如何。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过,万里之外大雁飞来,回首望去,心中感慨良多。
天色苍茫,远远望去,泰山的轮廓映入眼帘,波涛汹涌的黄河在东边诉说着它的故事。
与君共剪烛光,聊到深夜,况且我在征途上已经唱了八月的歌。
如此美好的家乡,如此熟悉的道路,西北的烽烟,让我感到何其怅惘。

注释:

  • 秋风万里:形容秋天的风景,远方的万里之遥。
  • 燕云:指燕子和云,象征着南飞的雁和思乡的情感。
  • 苍然:形容天色阴沉,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 泰岱:指泰山,象征着高大、威严。
  • 浪声东矣:波浪声向东传来,黄河的声音。
  • 剪烛:意指在烛光下聊天,象征亲密的交谈。
  • 征尘:指在旅途中所沾染的尘土,象征艰辛的旅途。
  • 烽烟:战争的信号,象征着时局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霙(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立秋之际,正值秋季,诗人借此时节的变化,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秋为背景,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局势的忧虑。开篇“秋风万里雁来过”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含了大雁南飞的离别情绪。接着,诗人通过“回首燕云感慨多”传达出浓厚的乡愁,这种情感在秋天尤为明显,正如“天色苍然窥泰岱”所描绘的那种苍凉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浪声东矣诉黄河”,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地理相结合,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沉重。诗人通过与友人“剪烛连宵话”,展现出深厚的友情与相聚的温暖,然而“征尘八月歌”又将个人的游历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叹。

结尾“烽烟西北怅如何”一句,深刻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无奈与惆怅,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万里雁来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万里之外的大雁归来,暗含离别与思念。
  2. 回首燕云感慨多:回望南飞的燕子和漂浮的云,感慨之情涌上心头。
  3. 天色苍然窥泰岱:天色阴沉,远远望去,泰山的轮廓显得更加清晰,象征着坚韧与高耸。
  4. 浪声东矣诉黄河:波涛声从东边传来,黄河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5. 与君剪烛连宵话:与友人共剪烛光,长谈至夜深,表达友情的珍贵。
  6. 况我征尘八月歌:我在征途上,沾染了尘土,吟唱着八月的歌,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7. 如此家山如此路:对于家乡山水的依恋与熟悉。
  8. 烽烟西北怅如何:西北的烽烟频繁,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与君剪烛连宵话”中相对的词汇,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黄河的声音拟人化,增加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季节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
  • :象征离别与归来,带有思乡情感。
  • 燕云:代表自由与流动,也象征思绪的飘荡。
  • 黄河:中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沧桑。
  • 烽烟:战争的象征,表达社会动荡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风万里雁来过”中的“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归来
    • C. 思念
    • D. 以上皆是
  2. “烽烟西北怅如何”中的“烽烟”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自然灾害
    • D.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浪声东矣”主要是指哪个河流?

    • A. 长江
    • B. 黄河
    • C. 淮河
    • D. 珠江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战争
  3. B. 黄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
  • 李白《将进酒》:传达豪放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胡霙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春感) 木兰花慢(怀旧) 木兰花慢(乙巳病中) 木兰花慢(题冯云月玉连环词后) 贺新郎(梅) 贺新郎 贺新郎(题双溪冯熙之交游风月之楼) 南柯子(丙申重九) 南柯子(丁酉清明) 贺新郎(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世不易 齿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乡风慕义 望尘莫及 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从试 墨汁未干 大字旁的字 解衣卸甲 包含隶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短的词语有哪些 都管 鹵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攀诬 三撇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