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4
东风今已压西风,春在文园艺圃中。
众鸟争喧花里笑,百花齐放鸟喧中。
呼兰河畔花成浪,越秀山边鸟作钟。
万紫千红犹有恨,恨无叶此与萧红。
东风已经压倒了西风,春天在文人的园子和花圃中悄然来临。
众多鸟儿在花间争相鸣叫,百花齐放中也伴随着鸟儿的喧闹。
呼兰河畔的花朵如浪潮般盛开,越秀山边的鸟儿则像钟声一样鸣叫。
万紫千红的花朵中,仍然有一丝遗憾,那就是没有叶子与萧红相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春天的描绘与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聂绀弩(1890年-1968年),字秀峰,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早期参与新文化运动,作品涉及诗歌、散文、翻译等多种文体。他的诗歌风格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同时融入了现代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对已故友人萧红的缅怀之际,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伤感。诗中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反衬出对亡友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
《萧红墓上 其三》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繁华与活力。开篇的“东风今已压西风”意在强调春天的强势来临,与此同时,诗人也在春意盎然的背景下,深感对萧红的怀念与惋惜。鸟儿的欢歌与花朵的争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然而在这美丽的场景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丝遗憾,恰如“恨无叶此与萧红”。这里的“无叶”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更是对萧红深情的追忆,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春天的勃勃生机,映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诗中的“呼兰河畔花成浪,越秀山边鸟作钟”两句,描绘了自然与生命的律动,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最终,诗人在万紫千红的花海中,仍感到对萧红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使整首诗在生机勃勃的表象下,流露出深深的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已故友人萧红的怀念,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寓意深刻,情感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恨无叶此与萧红”中的“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萧红墓上 其三》和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聂绀弩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和友人的怀念,展现出一种不同的情感深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