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8
无为本从清静出,
知之修炼皆寂默。
大道玄门几百般,
不拘东西及南北。
观其形貌欵共语,
风云可变龙与虎。
灵源欲访不曾闲,
捉得之时为伴侣。
日有魂,月有魄,
业累被动除离死厄。
十二时中可逍遥,
五行造化人岂测。
也曾嗔,也曾笑,
世间心为求诸要。
长生之法在目前,
天门地户无颠倒。
这首诗探讨了无为而治的哲学,强调从清静中获得智慧,修炼过程中要保持寂静和内心的安宁。大道有许多种方式,不受地域限制。观察事物的外貌可以增进交流,风云变化如龙与虎。灵性的源头在于不断探索,找到后可成为良伴。太阳有灵魂,月亮有精魄,业障会导致生死轮回,需去除这些束缚。在十二个时辰中可以自由自在,五行的变化人又怎能完全理解?人生中有欢笑与怒气,世人心中追求的种种。长生之道就在眼前,天与地的门没有颠倒。
作者介绍:宋太宗(939年-997年),名赵光义,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以其政治才能和对文化的重视而著称。他在位期间重视文治,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他的诗词风格简洁明了,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的时代正值宋代初期,国家刚刚建立,政治稳定,文化事业也逐渐兴盛。作为皇帝,太宗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向往。
《缘识》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体现了道家的思想精髓,倡导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清静与修炼。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灵性追求的探讨,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日有魂,月有魄”,不仅展示了宇宙的奥秘,还隐喻了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关系。诗的最后几句则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长生之法就在眼前,只需心中无欲,方可领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生命、自然、灵性追求的深刻思考,倡导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清静与和谐,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生之法”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无为本从__出”。
判断题:诗人认为灵性的追求是需要闲暇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