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0
不得秦中信,今传关内兵。
饥荒失抚御,盗贼遂纵横。
渭北何由定,商南岂可行。
不知今日将,谁是汉长城。
在秦地无法获得信任,如今传来关内的兵戈。
饥荒导致无法安抚百姓,盗贼于是横行无忌。
渭北的局势如何能够安定,商南又怎能前行?
如今的将领,不知谁能成为汉朝的长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邦靖,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历史与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动荡与民生困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苦难与对统治者的不满。诗人借古抒怀,抒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关中二首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开篇即点明“不得秦中信”,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缺乏信任的失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饥荒和盗贼横行的悲惨现实,展现了社会的无序与百姓的苦难。
“渭北何由定,商南岂可行”两句更是通过对比,强调了局势的复杂与无望。渭北的局势尚且未定,商南又怎能安然前行?这不仅是对当时现状的直白描述,也是对未来的深切忧虑。
结尾的“谁是汉长城”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与对无能将领的失望。汉长城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前局势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描绘,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与历史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盗贼”主要指什么?
“渭北何由定”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韩邦靖的诗同样反映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但韩邦靖更侧重于对统治者的批判与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强调对时局的哀痛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两者共同构成了对动荡时代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