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就食》

时间: 2025-04-27 18:03:05

诗句

未知田上劳,徒厌鼎中味。

及与农事接,方惊食者贵。

余生寡营求,念此岂易致。

况敢怀寸录,平居但羞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05

原文展示

就食
作者: 杨蟠 〔宋代〕

未知田上劳,徒厌鼎中味。
及与农事接,方惊食者贵。
余生寡营求,念此岂易致。
况敢怀寸录,平居但羞愧。


白话文翻译

我对田间的辛劳并不知晓,只是厌倦了锅中食物的味道。
当我亲自参与农事时,才惊觉食物是如此珍贵。
我一生很少追求财富,想到这里哪能轻易得到呢?
更何况我敢怀有一丝私欲,平时只感到羞愧。


注释

字词注释

  1. 未知:不知道。
  2. 田上劳:田地里的劳作。
  3. 徒厌:单纯地厌烦。
  4. 鼎中味:锅中食物的味道。
  5. 及与:等到接触。
  6. :惊讶、惊醒。
  7. 食者贵:食物是珍贵的。
  8. 余生:我这一生。
  9. 寡营求:很少追求。
  10. 念此:想到这些。
  11. 岂易致:怎么会容易得到呢。
  12. 寸录:一丝私欲、渴望。
  13. 平居:平常日子。
  14. 羞愧:感到羞愧。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农耕社会对食物的珍视和对劳动的尊重。这种对食物和劳动的感悟,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蟠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然、生活为题材,常常表达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由于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就食》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文化兴盛之时。诗人在诗中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食物珍贵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和农业的依赖。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和食物的哲学思考。开篇的“未知田上劳,徒厌鼎中味”直接引入了主题,诗人对田间的辛勤劳动并不熟悉,反而对锅中食物的味道感到厌倦,这种对比让人深感生活的单调。随着与农事的接触,诗人开始意识到食物的珍贵,这种转变不仅是对物质的认识,更是对生活本质的反思。

在随后的几句中,诗人自问:一生中很少追求财富,这种珍贵的食物又如何能轻易得到?此处不仅表达了对财富的看淡,也反映了对劳动与付出的深刻理解。而最后一句“平居但羞愧”则是对其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虽然他不追求物质,但对生活的反思和自我要求使他倍感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思和自省,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宋代人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知田上劳:表达了对劳动的无知与不理解。
  2. 徒厌鼎中味:指对当前生活的厌倦,暗示对食物的单调感受。
  3. 及与农事接:强调了与农业的接触是转变的关键。
  4. 方惊食者贵:意识到食物的珍贵,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珍视。
  5. 余生寡营求:自省自己对物质的追求是少的。
  6. 念此岂易致:思考得到珍贵食物是多么不易。
  7. 况敢怀寸录:反问自己为何还敢妄想物质。
  8. 平居但羞愧:对自己平常生活状态的羞愧感。

修辞手法

  1. 对比:开篇的厌倦与后来的惊觉形成鲜明对比。
  2.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思考的深度。
  3. 自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劳动及其成果的敬畏,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反思。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思考,呈现了对食物珍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劳动者及其付出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劳动与自然,代表了农耕文化的根基。
  2. :象征食物,代表着生活的基本需求。
  3. :不仅指物质食物,也象征着人对生活的需求与渴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徒厌鼎中味”的意思是: A. 喜欢锅中的食物
    B. 厌倦锅中的食物
    C. 不知道锅中的食物
    D. 享受锅中的食物

  2. 诗人通过与农事的接触,意识到了什么? A. 食物的珍贵
    B. 劳动的辛苦
    C. 财富的重要
    D. 生活的单调

  3. 诗中的“平居但羞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羞愧
    C. 快乐
    D. 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悯农》 - 李绅
  2. 《田家杂兴》 - 王维
  3.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悯农》(李绅)与《就食》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与对食物珍贵的认知。李绅的诗通过描绘农民辛苦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粮食的珍视。

《田家杂兴》(王维)则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在意象上,二者都强调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和朴实,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选》
  3. 《古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曲水流杯 奉和别鲁王 奉和圣制过温汤 次唐彦猷顾亭林韵 邳州晚眺和邓居仁韵 寄升庵调黄莺儿 思越人 女冠子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铺天盖地 衣香鬓影 步步莲花 名义 心字底的字 包含瞵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包含巢的成语 指天为誓 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荣赏 尢字旁的字 丢撇 导官 三累 亅字旁的字 依人作嫁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