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9:56
礼失宁论玉爵挥,龙潜莫问在天飞。春王未害周书正,中露何堪赋式微。射隼待占高墉利,驱鱼会见众心归。吾侪羁绁应同罪,留与人间说是非。
礼仪失去,难以谈论美玉和酒杯的挥洒,龙潜在水中,莫要问它何时能飞翔于天。春天的王者尚未伤害周朝的正统,仲露的时节怎么能忍受赋诗的微薄?射隼等待占据高墙的利益,驱逐鱼群则能让众人心归。我们这些被羁绁的人应该同受罪,留给人间的只剩下是非。
郑孝胥(1842-1922),字孟卿,号静斋,晚号晨曦,江苏常州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书法家及学者。郑氏致力于振兴传统文化,诗风兼具古雅与新颖,深受文人推崇。
此诗创作于戊辰年除夕,正值岁末年初,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社会变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及对现实的忧虑。
郑孝胥的《和胡琴初戊辰除夕韵》在形式上继承了古诗的传统,内容上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开头“礼失宁论玉爵挥”便道出了礼仪的缺失,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对现状的不满。接下来“龙潜莫问在天飞”又隐喻了被埋没的才华和理想,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通过春王与周书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诗人希望能够重振文化的光辉,然而现实却是“中露何堪赋式微”,即使有春天的到来,也难以掩盖文化衰败的事实。结尾处,“吾侪羁绁应同罪,留与人间说是非”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责任感,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共鸣和对人间是非的无奈。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表露出一种无奈和责任感。
诗中“礼失宁论玉爵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赞美传统
B. 对传统的忧虑
C. 无所谓
“龙潜莫问在天飞”中的“龙”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才华
C. 财富
诗的结尾“留与人间说是非”是什么意思?
A. 讨论是非
B. 表达无奈
C. 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