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和石桥有感原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4:35:20

诗句

梅柳无心寂小园。

迎风故意唤春眠。

短檠灯度缠绵夜,剩篆香销旖旎年。

莲漏歇,麝香残。

谢桥魂断梦凄然。

醒来怕问笙歌地,却看邻娃拨凤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20

原文展示

梅柳无心寂小园。
迎风故意唤春眠。
短檠灯度缠绵夜,
剩篆香销旖旎年。
莲漏歇,麝香残。
谢桥魂断梦凄然。
醒来怕问笙歌地,
却看邻娃拨凤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小园,梅柳在春风中显得无心,而我却故意唤醒春天的梦。夜晚,灯光摇曳,伴随着缠绵的思绪,香烟也渐渐消散,留下的是难以忘怀的岁月。莲花的露水已干,麝香的香气也已残余。走过桥边,回忆起往日的梦,心中不免感到凄凉。醒来后,我害怕去问那笙歌的地方,却看到邻家的孩子在拨动着凤弦。

注释

  • 梅柳无心:梅花与柳树似乎没有心情,象征着无奈与孤寂。
  • 迎风故意唤春眠:春天来临,但我故意去打扰那宁静的春眠,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向往与渴望。
  • 短檠灯度缠绵夜:短小的灯光照耀着缠绵的夜晚,表现出夜晚的柔和与沉醉。
  • 剩篆香销旖旎年:剩下的香气已渐渐消散,象征着美好岁月的流逝。
  • 莲漏歇,麝香残:莲花的露水已不再,麝香的气味也已淡去,暗示着青春的消逝。
  • 谢桥魂断梦凄然:走过谢桥,心中感到梦断魂消,充满了惆怅。
  • 醒来怕问笙歌地:醒来后不敢去询问笙歌的地方,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恐惧。
  • 邻娃拨凤弦:邻家的孩子在拨动凤弦,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永平,近代诗人,擅长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夜晚写成,诗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对过去和生命的深刻思考。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代背景,使得诗人更加渴望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鹧鸪天·和石桥有感原韵二首》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对往昔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梅柳的无心与我故意唤醒春眠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短檠灯下的缠绵夜,象征着诗人心中缠绵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谢桥的魂断与梦凄然,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尤其是“醒来怕问笙歌地”的句子,充满了对过去的不舍与恐惧,反映出诗人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挣扎。而邻娃拨凤弦的描写,则在一片惆怅之中带来了生机,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未来的可能。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交融,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画面,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柳无心寂小园: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小园,梅树和柳树似乎没有心情,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2. 迎风故意唤春眠:春风轻拂,我却故意打扰那沉睡的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
  3. 短檠灯度缠绵夜:灯光摇曳,照亮了缠绵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4. 剩篆香销旖旎年:香烟渐渐消散,昔日的美好逐渐远去,感叹时光流逝。
  5. 莲漏歇,麝香残:莲花的露水已干,麝香的香气也已淡去,象征着青春的消逝。
  6. 谢桥魂断梦凄然:走过谢桥,梦境已断,心中感到凄凉。
  7. 醒来怕问笙歌地:醒来后不敢去询问笙歌的地方,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8. 却看邻娃拨凤弦:邻家的孩子在拨动着凤弦,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灯光比作缠绵的思绪,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梅柳无心的描写,使自然景物似乎具有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好的对仗,增加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昔的怀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柳:象征孤独与无奈。
  • 春眠:代表梦境与希望。
  • 短檠灯:象征温柔的情感与思绪。
  • :象征纯洁与青春的流逝。
  • 麝香:象征往日的美好与遗憾。
  • 笙歌:代表美好的回忆与艺术的享受。
  • 凤弦:象征新的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詩中“梅柳无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2. “醒来怕问笙歌地”中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过去的欢乐时光
    C. 自然的声音

  3. 诗中“邻娃拨凤弦”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新的希望
    C. 失落的青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但更多的是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刘永平的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话旧(亭中对兄姊话兰陵崇贤怀真已来故事,泫然而作) 咏徐正字画青蝇 观沣水涨 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送李十四山东游(一作山人东游) 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雪中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楼中月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诈取 安分守拙 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蜕壳 脂膏莫润 肀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不便水土 枕典席文 详典 长字旁的字 包含绣的词语有哪些 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意界 女娲补天 包含贿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划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