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花阴 其一 临济村赏蔷薇》

时间: 2025-04-27 15:24:47

诗句

临水柴门槐影护。

只合幽人住。

篱落带斜阳,一架蔷薇,习习香风度。

绿阴碧藓开樽处。

客醉忘归去。

远树杜鹃啼,溪静林深,疑是江南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47

原文展示:

临水柴门槐影护。只合幽人住。
篱落带斜阳,一架蔷薇,习习香风度。
绿阴碧藓开樽处。客醉忘归去。
远树杜鹃啼,溪静林深,疑是江南路。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柴门旁,槐树的影子保护着这里,
这里正适合幽居的人居住。
篱笆边映着斜阳,一架蔷薇花,
轻柔的香风拂过。
绿荫和青苔在酒樽旁盛开,
客人们喝醉了,忘记了要回去。
远处的树上传来杜鹃的啼鸣,溪水静谧,林木深幽,
我怀疑这就是江南的路。

注释:

  • 临水:靠近水边。
  • 柴门:用柴木做成的门,形容农村的朴素。
  • 槐影:槐树的影子,给人一种阴凉的感觉。
  • 幽人:隐居的人。
  • 篱落:用木头或竹子搭成的围栏。
  • 斜阳:夕阳西下,阳光倾斜。
  • 蔷薇:一种花,花香扑鼻。
  • 习习:轻柔地、徐徐地。
  • 绿阴碧藓:绿树成荫,青苔覆盖。
  • 樽处:酒樽旁。
  • 客醉:客人喝醉。
  • 杜鹃啼:杜鹃鸟鸣叫。
  • 溪静林深:溪水宁静,树林深邃。
  • 疑是江南路:怀疑这是通往江南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常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醉花阴 其一 临济村赏蔷薇》写于一次闲游之际,诗人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与友人相聚的惬意,流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美和人类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诗的开头"临水柴门槐影护",展现了一种恬静的生活场景,水边的柴门和槐树的影子仿佛为这个幽静的地方增添了一种神秘感。这里不仅是一个栖息之所,更是可以让人远离尘嚣、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之地。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自然的气息,"篱落带斜阳,一架蔷薇,习习香风度",蔷薇的香气与斜阳的温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使人沉醉其中。诗人在这里描述的不仅是景色,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时光仿佛变得缓慢而美好。

最后几句"远树杜鹃啼,溪静林深,疑是江南路",则是诗人对远方的思考与向往,杜鹃的啼鸣在这一片宁静中显得格外动人,诗人甚至怀疑自己身处的环境是否真的是江南,表明了他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向往的情感交织。全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恰恰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水柴门槐影护:描绘了一个在水边的柴门,有槐树的阴影,暗示这里环境幽静、宜人。
  2. 只合幽人住:这里非常适合隐居的人士生活,传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篱落带斜阳:篱笆旁映衬着夕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4. 一架蔷薇,习习香风度:一架蔷薇花飘散着香气,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5. 绿阴碧藓开樽处:绿荫和青苔与酒樽相伴,暗示了悠闲的生活状态。
  6. 客醉忘归去:喝醉的客人忘了时间,体现了陶醉于此情此景的心态。
  7. 远树杜鹃啼:远处的杜鹃鸟鸣叫,增添了一种自然的生动感。
  8. 溪静林深,疑是江南路:溪水静谧,树林深邃,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与向往交织在一起。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槐影护”比喻环境的宁静。
  • 拟人:杜鹃啼鸣,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绿阴碧藓”与“远树杜鹃”,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门:象征着乡村的朴素与宁静。
  • 蔷薇:象征着美好与芬芳,代表着生活的甜美。
  • 杜鹃:常与思乡、哀愁相联系,传达了对过往的追忆。
  •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静谧,反映了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柴门”指的是什么?

    • A. 房屋
    • B. 门
    • C. 树木
    • D. 河流
  2. 诗中“客醉忘归去”反映了哪种情感?

    • A. 忧伤
    • B. 惬意
    • C. 孤独
    • D. 高兴
  3. 诗人对江南的感情是?

    • A. 否定
    • B. 怀念
    • C. 反感
    • D. 不在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题都城南庄》 by 崔护

诗词对比:

  • 《江南春》:同样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 《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战乱中的思乡情怀。

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们也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古代诗人在生活与情感之间的深刻探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挽姚光殇子姚昭明,寄高阳台 满江红·西湖白文公祠附祀樊谏议敬题 八声甘州·辛酉春季,孤屿文丞相祠祀事礼成,集慎社同人澄鲜阁禊饮 锁窗寒·雪澄以姜石帚像贻铁尊师,并题一词。同社诸子,先有各作,余亦继声 鹧鸪天·茶山桃花 减兰·某闺秀秋海棠画帧,纯白索题 虞美人·斋头水仙兰蓓蕾欲放,倚此速之 摸鱼儿·姜门社兄出示秋窗燕子图,感念亡子作也。倚此奉题 坐忘女 题尧年叔水交山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直口快 片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惑结尾的成语 杳无人烟 物物交换 断壁残璋 祑祑 毰毸 怅然若失 讫役 乞丢磕塔 草字头的字 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族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