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2:52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万叶鏖风,绿天凉闹山楼雨。
初收残暑,蓦地秋如许。
舟塔淩空,一点摇红炬。
心休怖,黝溟黟雾,也有光明路。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风中树叶飞舞,山楼上的雨声让人感到一丝清凉。炎热的夏天刚刚结束,骤然之间,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的舟塔在空中高耸,微弱的红色火炬在摇曳。内心不再恐惧,虽然四周是黝黑的迷雾,但仍然有一条光明的道路在前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及自然变化的感悟。
作者介绍: 吕碧城(约1640-约1710),清代女词人,生于浙江,因其词作清丽脱俗而著称。她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以女性身份创作,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时期,吕碧城作为女性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表达内心情感,反映当时女性意识的觉醒。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到来与内心的变化。开头以“万叶鏖风”展示了秋风中树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自然氛围。接着“初收残暑,蓦地秋如许”,表现了季节变化的突兀与不可逆转,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从夏季的炎热到秋季的清凉的对比。
“舟塔淩空,一点摇红炬”,意象丰富,舟塔象征着远方的希望,而摇曳的红炬则暗示着在迷雾中的坚持与求索。最后一句“心休怖,黝溟黟雾,也有光明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乐观,尽管前路艰难,依然相信会有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悟以及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了在生活的迷雾中,依然要相信希望和光明的主题。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隐喻了人生的哲理,展现了深邃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词中“万叶”指的是什么?
A. 一片叶子
B. 数不清的树叶
C. 只有几片叶子
答案: B
诗中所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C
“心休怖”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恐惧
B. 从容
C. 忧伤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吕碧城的《点绛唇》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吕碧城更侧重于对季节变化的感悟,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对爱情的思考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