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楚道人舍》

时间: 2025-04-22 02:30:47

诗句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

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30:47

原文展示:

过楚道人舍
方岳 〔宋代〕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
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白话文翻译:

这群俗人世俗到了骨子里,面前有山却无心去看。
没想到这位楚人却能分辨出这里的美,夜深月冷时,他独自倚在石栏杆上。

注释:

  • 纷纷俗子:指一群世俗之人,形容他们庸俗平凡。
  • 俗到骨:形容这些人非常世俗,到了骨髓,毫无高雅之处。
  • 那得看:表示对面有山,但他们对此毫无兴趣。
  • 楚髯:指楚地的男子,形容其风度或外貌。
  • 辨此:能看出其中的美好或意义。
  • 夜深月冷:形容夜晚已深,月光清冷。
  • 石阑干:石制的栏杆,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典故解析:

“楚髯”可能暗指楚地的文人或风雅之士,体现了诗人对高雅与世俗的对比。楚地自古以风华绝代著称,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楚人来突出其独特的审美和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才,号渔隐,宋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世俗的批判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过楚道人舍》写作背景不详,或许是在方岳游历楚地时的所感所思。反映了他对周围庸俗环境的不满和对高雅审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了世俗与高雅之间的冲突。开头两句,诗人以“纷纷俗子俗到骨”描绘一群庸俗之人,他们面前有美丽的山,却无心去欣赏,这种对美的忽视反映出社会的浮躁与无知。接下来的“楚髯能辨此”则引出了一个对比的角色,他是一个楚地的男子,能够在夜深月冷之时,欣赏石栏杆旁的美景,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独特见解。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夜晚的静谧与冷清,以及楚人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为深刻,既有对世俗的讽刺,也有对高雅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纷纷俗子俗到骨:描绘了一群世俗之人的庸俗。
  2. 对面有山那得看:即使有美山,他们也无意去欣赏。
  3. 不料楚髯能辨此:意外地,楚地的一个人能够看出美的存在。
  4. 夜深月冷石阑干:在宁静的夜晚,楚人依然保持着对美的敏感,独自倚靠在石栏杆上。

修辞手法:

  • 对比:将俗人和楚人进行对比,突出两者的不同。
  • 意象:如“夜深月冷”,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增强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世俗与高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庸俗的批判与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俗子:象征庸俗与世俗的代表。
  • 楚髯:象征高雅与独特的审美。
  • :自然的美。
  • 月冷:暗示孤独和清冷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纷纷俗子”指代的是谁?

    • A. 高雅之人
    • B. 庸俗之人
    • C. 自然景物
  2. “楚髯能辨此”中的“辨”是什么意思?

    • A. 识别
    • B. 忘记
    • C. 赞美
  3.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 A. 轻松愉快
    • B. 讽刺与思考
    • C. 激昂向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雄伟与壮丽,而《过楚道人舍》则更注重细腻与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方岳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即事·病起多情白 生查子(离思) 浪淘沙 虞美人 西江月 朝中措 满江红 如梦令(忆旧) 蝶恋花(春词) 暮步至江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包含固的词语有哪些 一言两语 灵闺 門字旁的字 离本依末 舌字旁的字 用人惟才 献浅 坐享其功 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听话 山鸡照影 后实先声 爪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钟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