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4:41
浪淘沙
月夜西湖放舟小瀛洲,
至三潭印月放花,
码头书此,柬修梅、抱珠。
人静橹声柔。
惊起闲鸥。
楼台倒影晚烟浮。
火树银花明月里,真到瀛洲。
回首忆前游。
顿触离愁。
蓬窗同倚话绸缪。
清景依然人两地,湖水悠悠。
在月夜的西湖上,我的小船驶向小瀛洲,
到达三潭印月的地方,放下花瓣,
在码头写下这些诗句,寄给梅修和抱珠。
夜深人静,橹声轻柔。
惊起了悠闲的鸥鸟。
楼台的倒影在晚霞中轻浮。
在明亮的月光下,火树银花般的景象,仿佛真的到了瀛洲。
回首往昔的游玩,
不禁涌起离愁。
在蓬窗前依偎,倾诉着绸缪之情。
美好的景色依旧,而我们却身处异地,湖水悠悠向前。
作者介绍:俞庆曾,字子默,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对西湖有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西湖之夜,诗人乘舟游览,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丽与内心的思绪,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往昔游玩的怀念。
《浪淘沙》以西湖的夜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诗开篇描绘了月夜下的小舟,轻轻划向小瀛洲,渗透着宁静而柔和的气氛。三潭印月的美景被赋予了生动的意象,诗人通过“放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情谊。
诗中“人静橹声柔”一句,将夜的宁静与舟行的轻柔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接着,通过“惊起闲鸥”,使得静谧的环境中增添了动感,带给读者一种生动的画面感。随着“楼台倒影晚烟浮”的描绘,夜幕降临,烟霞弥漫,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火树银花明月里”,将西湖夜景的璀璨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最后,诗人回首往昔游玩,生发离愁,表达了对友人和过往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情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火树银花”指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夜晚的星星
B. 灯光璀璨的景象
C. 花园中的花朵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直接叙述
B. 借景抒情
C. 讲述故事
诗中提到的“三潭印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点?
A. 一座山
B. 一处湖面
C. 一片森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