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8
何年无雨过清明,
芜草含悲泣鬼城。
春梦疏缘春事起,
故思多与故人生。
膝前憾未雏鸦哺,
身后空烧冥纸情。
陌上清风何共戚,
杏花吹罢落英英。
每年清明时节,雨水总是不断,
杂草在鬼城中悲伤得似乎在哭泣。
春天的梦境虽已醒来,
却总是思念与故人的关系疏远。
膝前遗憾没有雏鸦可供哺育,
身后空自焚烧冥纸表达情意。
路上的清风为何也带着哀伤,
杏花飘落,犹如残英纷飞。
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常常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的交融,风格独特,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此诗在清明节期间创作,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清明的主题,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清明二首 其一》是一首深情而又具有哲理性的诗作。诗人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借助春雨、杂草、梦境和杏花等意象,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何年无雨过清明”,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也象征着每年的哀伤。接下来的“芜草含悲泣鬼城”,则将这种哀伤具象化为杂草在鬼城中悲泣,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逐渐从对故人的怀念,转向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如“膝前憾未雏鸦哺”,表达了人对新生命的渴望和对过往的遗憾。而“身后空烧冥纸情”则显示了人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死者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两句“陌上清风何共戚,杏花吹罢落英英”则用自然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忧伤,清风与落英的意象,不仅令诗歌充满生机,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哀伤与思念,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流逝的无情。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清明节的怀念与哀伤,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逝者的怀念。
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什么?
诗中提到的“冥纸”主要用来做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