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1:27
绕佛痕三匝,弥天恨一丝。
炷残身不去,痴绝九峰师。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恨和痴迷,作者在佛前绕行三圈,心中却依然缠绕着一丝无法释怀的仇恨。虽然香火已经燃尽,但心中的执念却依然难以消散,似乎让人沉迷于那九座群峰之中,无法自拔。
作者介绍:陈曾寿(约1663-1736),字仲明,号澄斋,清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清代,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的背景让人们对宗教、人生与自然有了更深的思考。诗中浓厚的佛教意象反映了作者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世俗烦恼的思索。
这首《焚香》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作者通过“绕佛痕三匝”这一动作,展现了他对宗教的敬仰和内心的追求。绕佛的过程不仅是对信仰的虔诚,更是对自身问题的反思与解脱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弥天恨一丝”却揭示了他无论如何努力,心中仍有难以释怀的怨恨。这种情感的对比,反映了人在面对信仰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炷残身不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痛苦的感觉,尽管香火已经熄灭,身心的苦恼却依然缠绕着他,显示出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感。而最后一句“痴绝九峰师”,不仅是一种对智者的向往,也暗示了作者在高峰之上可能寻求的解脱,然而这种痴迷又使得他无法真正达到那种境界。
全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也有对人世间烦恼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信仰与内心苦恼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在追寻解脱与内心挣扎中的无奈和痛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绕佛痕三匝”意指什么?
A. 对佛的敬仰
B. 对世俗的逃避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人生的反思
答案:A
填空题:全诗反映了作者对__与内心烦恼之间的挣扎。 答案:信仰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快乐和满足。 (对/错)
答案: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陈曾寿的《焚香》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的洒脱,而陈曾寿则在信仰与内心挣扎中展现了更深的哲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