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8:48
燕子梁间渐有声,碧油窗外未天明。
长街官树留残月,满马好风吹宿酲。
燕子在梁间渐渐开始鸣叫,窗外碧绿色的油漆未明的天空中仍显得昏暗。
长街上的官树下留存着残月的光辉,马背上微风送来宿醉的感觉。
“燕子”在中国文学中常常与春天、希望和归属感相联系。它的出现通常预示着新的开始。而“长街官树”则可能暗指官府的权威和社会的秩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
张昱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气概,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表达。
《趋府》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思考与感悟,可能是他在经历一段旅途或官场生活时所写,表达了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观察。
《趋府》通过燕子鸣叫、碧窗昏暗、长街官树和马背微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晨时分的宁静氛围。诗中表现了自然与社会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早晨,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首先,燕子的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希望,给人以温暖的感受;而窗外的昏暗则带来一种神秘感,仿佛在暗示着某种未解的愁苦。长街上的官树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可能隐喻着官场的冷漠与权力的压迫。最后,马背上的微风则隐含着自由与追求的渴望,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对自由与生活的渴望。
诗中“燕子”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D. 夏天
“长街官树”中的“官树”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官府栽种的树
C. 民间树木
D. 诗人的想象
诗中表现的时间段是?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D. 夜晚
可以将《趋府》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前者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思考,而后者则是对历史的感慨,二者都展示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