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06
即事
作者:韩淲 〔宋代〕
蒲叶乱阴雨,
藤花开煖风。
涧流攲岸远,
山逼小亭空。
跃黾疏丛外,
啼莺密树中。
望随桥上下,
行过屋西东。
在阴雨中,蒲草的叶子纷乱地摇摆;温暖的风中,藤花悄然开放。山涧的水流向远处倾斜,山峦逼近,显得小亭子空荡荡的。青蛙在稀疏的草丛中跳跃,黄莺在繁密的树中啼叫。远望时,目光随着桥上下移动,行人从屋子西侧走到东侧。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自然景象常见于唐宋诗词,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韩淲(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东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写自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这首诗写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描述阴雨天气中自然的变化,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宁静的美感。
《即事》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细腻观察的诗作。韩淲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的开头“蒲叶乱阴雨,藤花开煖风”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蒲草的叶子在阴雨中摇曳,藤花在温暖的风中盛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春雨中的生命力。
接下来的“涧流攲岸远,山逼小亭空”则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涧水倾斜而流,山峦逼近小亭,似乎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绪,给人以思索的空间。诗中“跃黾疏丛外,啼莺密树中”描绘了青蛙与黄莺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最后,诗的结尾“望随桥上下,行过屋西东”则描绘了人们在自然中活动的情景,诗人似乎在观察着来往的人,暗示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清新、恬淡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诗中描写的主要季节是哪个?
“跃黾疏丛外”中的“黾”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的最后一句“行过屋西东”表达了什么?
对比韩淲的《即事》与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韩淲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描述,而王维则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哲理。两者在气氛与情感上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