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吕】梁州第七_射雁鱼尾红》

时间: 2025-05-06 02:24:54

诗句

射雁鱼尾红残霞隐隐,鸭头绿秋水涓涓,芙蓉灿烂摇波面。

见沉浮鸥伴,来往鱼船,平沙衰草,古木苍烟。

江乡景堪爱堪怜,有丹青巧笔难传。

揉蓝靛绿水溪头,铺腻粉白蘋岸边,抹胭脂红叶林前,将笠檐儿慢卷。

迎头,仰面,偷睛儿觑见碧天外雁行现,写破祥云一片笺,头直上慢慢盘旋。

【一枝花】忙拈鹊画弓,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鹓,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正中宾鸿,落在蒹葭不见。

【尾】转过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惊起些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吓得这鸂鶒儿连忙向败荷里串。

血模糊翅搧扇,扑剌剌可怜,十二枝梢翎向地皮上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54

原文展示:

射雁鱼尾红残霞隐隐,鸭头绿秋水涓涓,芙蓉灿烂摇波面。见沉浮鸥伴,来往鱼船,平沙衰草,古木苍烟。江乡景堪爱堪怜,有丹青巧笔难传。揉蓝靛绿水溪头,铺腻粉白蘋岸边,抹胭脂红叶林前,将笠檐儿慢卷。迎头,仰面,偷睛儿觑见碧天外雁行现,写破祥云一片笺,头直上慢慢盘旋。一枝花忙拈鹊画弓,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鹓,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正中宾鸿,落在蒹葭不见。尾转过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惊起些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吓得这鸂鶒儿连忙向败荷里串。血模糊翅搧扇,扑剌剌可怜,十二枝梢翎向地皮上剪。

白话文翻译:

射雁时,鱼尾红的残霞隐约可见,鸭头绿的秋水缓缓流动,芙蓉花在波面上灿烂摇曳。看到水鸟沉浮相伴,渔船来往,平坦的沙滩上草木枯黄,古老的树木笼罩在苍茫的烟雾中。江乡的景色既可爱又令人怜惜,即使有巧妙的画笔也难以描绘。绿色的溪水像是揉合了蓝靛,白色的蘋草铺满了岸边,红色的树叶像是涂抹了胭脂。慢慢地卷起斗笠的檐边,抬头仰望,偷偷地看到碧蓝的天空外有大雁飞行的队伍,仿佛在祥云上写下了一片纸笺,它们在头顶上缓缓盘旋。一枝花急忙拿起鹊形的弓,迅速取出雕翎箭,端正地搭上燕尾形的箭尾,配上虎筋弦,秋月般的弓圆满,箭射出如飞电,瞄准高低无偏差,正中大雁,落在芦苇丛中不见了。尾部转过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惊起了一些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鸯,吓得那鸂鶒急忙躲进败落的荷花丛中。翅膀扇动着血迹模糊,可怜地扑打着,十二枝箭翎落在地面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射雁:指狩猎时射杀大雁。
  • 鱼尾红:形容晚霞的颜色。
  • 鸭头绿:形容秋水的颜色。
  • 芙蓉:荷花。
  • 沉浮鸥伴:指水鸟在水中沉浮。
  • 平沙衰草:平坦的沙滩上草木枯黄。
  • 古木苍烟:古老的树木笼罩在苍茫的烟雾中。
  • 丹青巧笔:指绘画的技巧。
  • 揉蓝靛:形容溪水的颜色。
  • 铺腻粉:形容蘋草的颜色。
  • 抹胭脂:形容树叶的颜色。
  • 笠檐儿:斗笠的檐边。
  • 宾鸿:大雁的别称。
  • 蒹葭:芦苇。
  • 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地名或景物的描述。
  • 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各种水鸟。
  • 鸂鶒:一种水鸟。
  • 血模糊:形容翅膀受伤流血。
  • 扑剌剌:形容翅膀扑打的声音。
  • 梢翎:箭的尾部羽毛。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狩猎场景和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吉,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狩猎时的自然景色和狩猎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狩猎活动的细致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狩猎时的自然景色和狩猎过程,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狩猎活动的细致观察。诗中,“射雁鱼尾红残霞隐隐”等句,通过色彩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而“一枝花忙拈鹊画弓”等句,则生动地描绘了狩猎的紧张和刺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射雁鱼尾红残霞隐隐:描绘狩猎时的晚霞,色彩丰富。
  2. 鸭头绿秋水涓涓:形容秋水的颜色和流动。
  3. 芙蓉灿烂摇波面:描绘荷花的美丽。
  4. 见沉浮鸥伴,来往鱼船:观察水鸟和渔船的活动。
  5. 平沙衰草,古木苍烟:描绘沙滩和古树的景象。
  6. 江乡景堪爱堪怜:表达对景色的喜爱和怜惜。
  7. 有丹青巧笔难传:强调景色的美丽难以用画笔描绘。
  8. 揉蓝靛绿水溪头:形容溪水的颜色。
  9. 铺腻粉白蘋岸边:形容蘋草的颜色。
  10. 抹胭脂红叶林前:形容树叶的颜色。
  11. 将笠檐儿慢卷:描绘动作的细致。
  12. 迎头,仰面,偷睛儿觑见碧天外雁行现:描绘观察大雁的动作。
  13. 写破祥云一片笺,头直上慢慢盘旋:形容大雁飞行的景象。
  14. 一枝花忙拈鹊画弓:描绘狩猎的动作。
  15. 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鹓:描述准备箭的动作。
  16. 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形容弓的形状和状态。
  17. 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描述箭的飞行和瞄准。
  18. 正中宾鸿,落在蒹葭不见:描述射中大雁的结果。
  19. 尾转过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描绘地名和景物。
  20. 惊起些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描述水鸟的反应。
  21. 吓得这鸂鶒儿连忙向败荷里串:描述鸂鶒的反应。
  22. 血模糊翅搧扇,扑剌剌可怜:描述受伤的情景。
  23. 十二枝梢翎向地皮上剪:描述箭翎落地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尾红残霞隐隐”将晚霞比作鱼尾红。
  • 拟人:如“芙蓉灿烂摇波面”将荷花拟人化。
  • 对仗:如“揉蓝靛绿水溪头,铺腻粉白蘋岸边”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狩猎时的自然景色和狩猎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狩猎活动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狩猎活动的生动描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尾红:晚霞的颜色。
  • 鸭头绿:秋水的颜色。
  • 芙蓉:荷花的美丽。
  • 沉浮鸥伴:水鸟的活动。
  • 平沙衰草:沙滩的景象。
  • 古木苍烟:古树的景象。
  • 揉蓝靛:溪水的颜色。
  • 铺腻粉:蘋草的颜色。
  • 抹胭脂:树叶的颜色。
  • 宾鸿:大雁的别称。
  • 蒹葭:芦苇。
  • 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各种水鸟。
  • 鸂鶒:一种水鸟。
  • 血模糊:受伤的情景。
  • 扑剌剌:翅膀扑打的声音。
  • 梢翎:箭的尾部羽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射雁鱼尾红残霞隐隐”形容的是什么? A. 晚霞的颜色 B. 秋水的颜色 C. 荷花的美丽 D. 古树的景象

  2. “一枝花忙拈鹊画弓”中的“一枝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武器 C. 一种动物 D. 一个人

  3. 诗中“正中宾鸿,落在蒹葭不见”描述的是什么情景? A. 射中大雁 B. 大雁飞走 C. 大雁受伤 D. 大雁消失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柳宗元:描绘江乡雪景,与本诗的自然景色有相似之处。
  • 《渔歌子》张志和:描绘渔夫的生活,与本诗的渔船活动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江雪》与本诗对比,前者描绘雪景,后者描绘狩猎场景,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美的热爱。
  • 《渔歌子》与本诗对比,前者描绘渔夫生活,后者描绘狩猎活动,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活动的细致观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中放言 阻水寄友 啄木辞 舟行 重阳雨与汤叔巽诸公斋亭小集 张子房 张良 赠王秀翁 赠山翁 赠姜卜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量 鼻字旁的字 亲亲切切 安乐椅 不白之冤 向声背实 如饥如渴 風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触目如故 威凤 厄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劳动者 包含岂的词语有哪些 草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