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仁明斋咏怀》

时间: 2025-08-04 08:14:36

诗句

忆昔园林趋觐回,朱门静掩不轻开。

怡情看竹邀僧话,余事移松傍水栽。

勤政原因涵养到,任劳却自静功来。

万机日日如丝绪,勉竭心思手自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14:36

原文展示

仁明斋咏怀
作者: 胤禛

忆昔园林趋觐回,
朱门静掩不轻开。
怡情看竹邀僧话,
余事移松傍水栽。
勤政原因涵养到,
任劳却自静功来。
万机日日如丝绪,
勉竭心思手自裁。

白话文翻译

回想往昔在园林中朝见的日子,
朱红的大门静静关上,不轻易打开。
我怡然自得地观看竹子,邀请僧人聊天,
剩下的事情则把松树移植在水边。
勤于政务的原因是修身养性,
辛勤工作反而使内心安静,成就自然而来。
每天的繁忙事务如同丝线般缠绕,
我努力集中心思,亲自处理一切。

注释

  • 趋觐:前往朝见,通常是指向皇帝或贵族的拜见。
  • 朱门: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权贵和富贵。
  • 怡情:舒适愉快的心情。
  • 邀僧话:邀请僧人聊天,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勤政:勤奋治政,指认真负责地处理政务。
  • 涵养:修身养性,使内心更加平和。
  • 万机:形容繁忙的事务。
  • 丝绪:比喻繁杂的事物纠缠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胤禛,即清代雍正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在位期间,他致力于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除了政治成就,胤禛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尤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雍正时期,反映了作者在繁忙的政务中对内心修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园林与闲适,象征着皇帝在治国理政之余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仁明斋咏怀》是胤禛在繁忙的政务中,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回忆过去的园林生活,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热爱,更是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在首联中,诗人回忆昔日的朝见,朱门深闭,暗示着权力的束缚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接下来的两联则转入对自然的描绘,诗人通过观看竹子和与僧人交谈来获得内心的平和。这里的竹子象征着高雅与坚韧,而僧人的存在则增添了禅意与宁静。

后两联则回归到治国理政的主题,诗人强调勤于政务的同时,也不忘修身养性,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自我要求。最后一句“勉竭心思手自裁”,则表明了皇帝在繁忙中还需努力思考,亲自处理事务的决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内心修养的同时,也深刻反映出皇帝在权力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展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园林趋觐回:回忆过去在园林中朝见的情景,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2. 朱门静掩不轻开:朱红的大门静静地关上,象征着权力的高墙与内心的孤独。
  3. 怡情看竹邀僧话:在悠闲中欣赏竹子,邀请僧人交谈,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4. 余事移松傍水栽:将其他事务置于一旁,移植松树到水边,象征着放下杂务,追求内心的安宁。
  5. 勤政原因涵养到:勤奋治政的根本在于个人的修养。
  6. 任劳却自静功来:辛勤劳作却能自得其乐,内心平静,成果自会到来。
  7. 万机日日如丝绪:形容日常事务繁杂如丝线,难以理清。
  8. 勉竭心思手自裁:努力集中精力,亲自处理一切事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忙事务比作丝线,形象地表现出事情的复杂。
  • 对仗:如“勤政原因涵养到,任劳却自静功来”,展现了对仗工整的美感。
  • 象征:竹子和松树在诗中象征着高洁与宁静,表现出诗人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修身养性与勤政理政的平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作为皇帝的责任与担当,反映了个人内心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着宁静、自然与自由,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象征清高、坚韧,代表着理想和追求。
  • :象征长青与坚韧,寓意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
  • 朱门:象征权力与地位,暗示着皇帝的孤独和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美
    • B. 权力与地位
    • C. 个人情感
  2. “怡情看竹邀僧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忙碌
    • B. 宁静
    • C. 悲伤
  3. 诗中提到的“万机”指的是什么?

    • A. 繁忙的事务
    • B. 自然风光
    • C. 哲学思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胤禛的《仁明斋咏怀》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都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灵动,而后者则关注内心的修养与治国理政的责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和道损欲雪与家人小儿辈饮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依韵和李宰秋思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 哭孙明复殿丞三首 己卯岁紫微谢公赴南阳过叶县陪游兴庆精舍题 闻韩仲文使归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名逐利 包含卉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情面难却 龙肝凤胆 包含勘的词语有哪些 剖肝沥胆 茶盘 裂地 山字旁的字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号令如山 牙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朝阳花 司録 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