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8:34
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
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积愤凭谁豁,孤忠祇自嗟。
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
上天的安排何时才能确定呢?人的一生本就有限。
在壮年时我曾出征边塞,到了晚年却因疾病回到家中。
我心中的积愤又能向谁倾诉呢?孤独的忠诚只能让我自叹自息。
今天在茅屋的屋檐下,隐约听到寒霜的号角声。
“壮年行出塞”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出征的情景,许多文人如王维、李白也曾描写过出征的豪情和归乡的感伤。诗中提到的“孤忠”反映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统治者的腐败,作品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经过一生的奋斗与挫折,他感到身心俱疲。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有限性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实现报国理想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及命运的思考。开头的“天道何时定”提问式的语句,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与不解,反映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随后,诗人通过“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展现了人生的循环与无常,曾经的壮志未酬,终究归于平淡的晚年生活,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失落感。
而“积愤凭谁豁”则显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愤懑,孤独的忠诚感让人倍感沉重,诗人虽心中有愤懑,却无法与人倾诉,反映了他在社会环境中的孤立无援。最后一句“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用意象的转变,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追忆,霜笳声中蕴含着战事的忧虑,也象征着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深沉,运用丰富的意象与修辞,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人生的短暂,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体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天道何时定”的意思是?
A. 上天的安排
B. 人生的选择
C. 战争的结果
D. 自然的法则
诗人通过“壮年行出塞”来表达什么?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年轻时的怀念
C. 对晚年的反思
D. 对未来的期待
“积愤凭谁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愤怒无处倾诉的孤独
B. 对朋友的依赖
C. 对国家的忠诚
D. 对家庭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纵笔三首》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命运与孤独感,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衰败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