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26:51
水龙吟 九月十九日喜雨
作者: 陈祖绶 〔清代〕
海天阔处云来,龙山唤起痴龙睡。
灌畦松土,浇花添润,流膏满地。
滴滴杨枝,多多稌黍,一场欢喜。
待明朝问取,街头鱼价,便一向荒村醉。
试绎豳风图意,是田家度年生计。
艰难国步,民方殿屎,人求富岁。
龟坼愁乾,豚蹄预祝,屡丰为瑞。
满乾坤可得,腥膻洗涤,化为农器。
海天交接的地方,云彩渐渐聚集,龙山唤醒了沉睡的痴龙。
在田地里松土灌溉,浇灌花草,让土壤充满养分。
杨树上的雨滴,稻谷的丰收,这是一场欢快的雨。
到明天问问街头的鱼价,便可以在荒村里醉酒畅饮。
试着解读这丰收的意象,正是农家度过一年生计。
国家艰难,百姓在忍辱负重,大家都期盼富裕的年岁。
龟裂的土地令人忧愁,猪蹄跺地预祝丰收,频频为瑞兆。
整个天地都能得到,腥膻的气息被洗净,化为农具。
作者介绍:陈祖绶(约1660-1730),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独特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农民生活艰难。诗人在九月十九日迎来喜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这首《水龙吟 九月十九日喜雨》以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而引人注目。开篇以“海天阔处云来”展现了自然的辽阔,随后通过“龙山唤起痴龙睡”传递出一丝生机与期待,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希望紧密结合。雨水的到来对农业的意义重大,诗中“灌畦松土,浇花添润”展现了丰收的前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几句则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人期待明日的丰收,不禁想象在街头喝酒的欢愉场景。然而,这种欢愉又与下方“艰难国步,民方殿屎”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全诗在雨的滋润与丰收的喜悦中,夹杂着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苦乐参半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满乾坤可得,腥膻洗涤,化为农器”结束,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整首诗在欢喜与忧愁之间,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反映了丰收的希望与国家艰难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建出一个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滴滴杨枝”指的是什么?
A. 雨滴
B. 阳光
C. 风声
D. 鸟鸣
“艰难国步,民方殿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失落
C. 同情
D. 期待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崇拜
C. 对丰收的期待与对民生的忧虑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水龙吟 九月十九日喜雨》与《春江花月夜》都是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的诗作,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于农民的生活与丰收的期待,而后者则以浪漫的情感与景色相结合,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