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3:20:18

诗句

新堂缥缈接飞楼,云锦周遭霜树秋。

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18

原文展示: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新堂缥缈接飞楼,
云锦周遭霜树秋。
若道使君无妙思,
冠山移得近城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新建的堂屋,轻盈地连接着高楼,周围是秋天霜树映衬的云锦般的美景。若说这位主人没有绝妙的构思,怎么能将山冠移到城头这样的位置呢?

注释:

  • 新堂:新建的房子,象征着新气象。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的样子。
  • 飞楼:高楼,象征着富贵与气派。
  • 云锦:形容如云彩般美丽的锦绣。
  • 霜树:秋天落霜后的树木,象征着寒冷和秋意。
  • 使君:对有地位的人的称呼。
  • 妙思:绝妙的构思。
  • 冠山:山的顶部,象征着高处或巅峰。
  • 城头:城墙的顶部,象征着城市的中心。

典故解析:

“云锦”源自古代对华美绸缎的比喻,常用以形容美丽的景物。此处用作比喻,表达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新堂的壮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宁,金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兼擅词、散文、诗赋等多种文体。他的作品多表现江南风光和乡土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新堂之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通过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新堂的壮丽和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中“新堂缥缈接飞楼”以轻盈的形象展示了新建设施的美丽,仿佛与天相接,给人以无限遐想。紧接着“云锦周遭霜树秋”,则用“云锦”和“霜树”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烘托出新堂的气派。

而后两句“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则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主人卓越构思的认可,显示出城头的高耸与山冠的凝聚,暗含诗人对主人智慧与才华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内容上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元好问细腻的观察力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堂缥缈接飞楼:新建的堂屋轻盈地与高楼相接,描绘出一种空灵的美感。
  2. 云锦周遭霜树秋:四周的秋天霜树如云锦般美丽,营造出一种华美的自然景象。
  3. 若道使君无妙思:假如说这位主人没有绝妙的构思。
  4. 冠山移得近城头:怎么能将山的冠顶这样移近城头呢?表达了对主人聪明才智的敬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锦比作美丽的景物,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最后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语气的肯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美景的赞美和对主人智慧的认可,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堂: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代表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 飞楼:象征着高远与理想,体现了人们向往的生活状态。
  • 云锦:象征着美丽与富贵,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
  • 霜树:象征着秋天的凄美,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新堂”指的是: A. 老房子
    B. 新建的房子
    C. 破旧的房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霜树”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主人的嘲讽。(对/错)

答案:

  1. B
  2. 寒冷和秋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元好问的诗更侧重于对人文情怀的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希望这份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刘录事夜月怀湘西友人见寄 酬王檀见寄 寄刘录事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 龙翔寺居夏日寄献王尚书 龙翔寺言怀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 夏日龙翔寺居即事寄崔侍御 游北山寺 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悔无及 溢美之辞 营内 血流漂杵 孰知 聿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联立方程 免租 行己有耻 飠字旁的字 说唃 齊字旁的字 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分茅列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