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31
风柳鸣蝉
元好问 〔金朝〕
轻明双翼晓风前,一曲哀筝续断弦。
移向别枝谁画得,只留残响客愁边。
清晨的微风中,轻盈的蝉在柳树前鸣叫,
一曲哀怨的筝声仿佛在续接那断了的弦。
它飞向别的枝头,谁能将它的身影画下来?
只留下那余音缭绕,令我在客居之地倍感愁苦。
“轻明双翼”描绘的是清晨的宁静和生机,蝉作为夏季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续断弦”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哀愁,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金朝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作诗和词,尤其在情感表达上细腻深刻。
《风柳鸣蝉》创作于金朝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离别的思考。此时的金朝正经历诸多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风柳鸣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描写清晨的微风与蝉鸣,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似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然而,随之而来的“哀筝续断弦”,则将这种宁静打破,带入一种哀怨的氛围。这里的“续断弦”不仅是对音乐的描绘,更是对失去的感慨,象征着回忆的痛楚。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移向别枝”传达了蝉的无奈与孤独,问“谁画得”,则是对美好瞬间的无可奈何与渴望,最终留下“只留残响客愁边”,更是将个人的愁绪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诗意的美。这首诗不仅在音韵上和谐,情感上也非常丰富,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自然与人心的关系,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诗中“轻明双翼”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象?
“续断弦”中的“断弦”象征着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只留残响客愁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