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3:40
风入松 其十三
迢迢河汉月如槎,几片薄云遮。
浮光怯怯昏重阁,若荧荧,照亮谁家?
月暗灯花也暗,心思乱若丝麻。
今年无信自天涯。梦里也嗟呀。
秋风秋雨吹如是,君不念,老了黄花。
等到来生重见,我身怕已恒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秋夜,河汉的明月如同一只孤独的木筏漂浮在天际,几片薄薄的云彩遮挡着它。月光昏暗,照耀在沉重的阁楼上,仿佛在问:这光辉照亮的是谁的家呢?月光微弱,灯下的花也显得昏暗,心中思绪纷乱,像缠绕的丝麻。今年没有音信,仿佛在天涯相隔,连梦中也不禁感到惋惜。秋风秋雨如此萧瑟,你可曾想念我?我已老去,像那黄花一般。等到来生再相见,我的身影怕已如同沙砾般渺小。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内心情感与思考。他的诗词风格细腻,善于用意象描绘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借月色和秋风描绘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内心的惆怅与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这首《风入松 其十三》通过描绘月夜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迢迢河汉月如槎”引出孤独的主题,河汉的明月如同漂泊在夜空中的木筏,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接着,诗人用“浮光怯怯昏重阁”描绘了一个朦胧的夜晚,月光透过薄云,犹如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不知名的角落,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月暗灯花也暗,心思乱若丝麻”表达了诗人心中复杂的情绪,暗示着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秋天的意象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秋风秋雨吹如是”,在自然的变化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最后以“等到来生重见,我身怕已恒沙”收尾,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令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全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引起读者对自身生命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与生命的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迢迢河汉”中的“迢迢”是什么意思?
A. 近
B. 远
C. 明亮
D. 暗淡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了什么?
A. 青春
B. 时间的流逝
C. 喜悦
D. 无知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幸福与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战争与和平
D. 自然与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风入松 其十三》的详细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