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24:12
风入松·答客问
栖迟社栎涧松閒。
天任养衰顽。
一邱一壑余残梦,
空回首万里江山。
透网鱼宁得所,
巢林鸟怎飞还。
庭柯何事足怡颜。
三径莽榛菅。
楼台片段浑无地,
更休言玉宇高寒。
几叶云烟画本,
一龛香火蒲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人在松树旁静坐,任凭时光流逝,感受自然的衰老与顽固。在这片山水之间,残存的梦境如同那遥远的江山,令人感慨不已。渔网中的鱼难以找到归宿,森林中的鸟又怎能再飞回?庭院的树枝为何让人感到不快?小径被杂草覆盖,楼台的残片似乎无处可去,更不要谈那遥远而寒冷的玉宇。些许云烟如画卷般轻盈,一座香火缭绕的蒲团静静等待着。
作者介绍:叶恭绰,清代诗人,生于1714年,卒于1779年,字子文,号竹山,晚号孤云。叶恭绰为清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风入松·答客问》是叶恭绰在与友人的问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士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风入松·答客问》展示了叶恭绰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出一种淡泊与无奈的情感。开篇以“栖迟社栎涧松闲”引入,展现了一个闲适的环境,诗人坐在松树旁,感受着时光的流逝,体现了一种安静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残梦的感慨,借助“一邱一壑余残梦”,让人感受到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
诗中“透网鱼宁得所,巢林鸟怎飞还”两句,形象地表现了困境和无奈,渔网中的鱼失去了自由,森林中的鸟又怎能返回?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的处境与困惑。接下来的“庭柯何事足怡颜”表达了对生活中琐事的不满,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厌倦。
最后,诗人以“几叶云烟画本,一龛香火蒲团”收尾,构建出一种超然的氛围,似乎在传达一种对世俗的释然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反映了对世俗的超然与对内心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风入松·答客问》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叶恭绰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透网鱼”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困境
C. 快乐
D. 梦想
“一邱一壑余残梦”中的“邱”指什么?
A. 山丘
B. 河流
C. 田野
D. 城市
答案:1. C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叶恭绰的《风入松·答客问》更加强调内心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与人生的统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