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35
九日
作者: 杨公远 〔宋代〕
满城风雨霍然开,不负登临亦快哉。
时俗半无乌帽堕,世情那有白衣来。
且沽薄酒酬佳节,欲赋新诗愧短才。
折得黄花簪两鬓,任渠两鬓自毰毸。
全诗翻译:
满城的风雨突然放晴,登高望远的快乐不负此行。
时下的风俗已经没有人戴乌帽,世上又有谁穿白衣来?
不如买点薄酒来庆祝佳节,想要写首新诗却感到才华短浅。
折得两朵黄花插在鬓边,任凭两鬓的白发随意飘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公远,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以幽思寄情,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九日》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节日的珍视。诗的开头描绘了风雨过后晴朗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生机,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接着,诗人通过对时俗的叹息,表现出对社会风俗变迁的关注,表达了对传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时俗半无乌帽堕,世情那有白衣来”两句,既是对传统的告别,也是对现代社会冷漠的批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饮酒作诗来庆祝节日,流露出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自谦与无奈,展现了诗人的真实情感。最后以“折得黄花簪两鬓”作为结尾,蕴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黄花的象征意义更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整首诗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欢庆,又有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的庆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同时对现代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处境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满城风雨霍然开”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景?
A. 风雨交加
B. 风和日丽
C. 阴云密布
“时俗半无乌帽堕”中的“乌帽”象征着什么?
A. 传统风俗
B. 现代生活
C. 名利追求
诗人为何感到“愧短才”?
A. 因为创作了优秀的诗歌
B. 因为想写新诗却感到才华不足
C. 因为没有时间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