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4:55
洒扫东庵置一床,於君独觉故情长。
有言未必输摩诘,无法何曾泥饮光。
天壤此身知共弊,江湖他日要相忘。
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
我在东边的小庵里打扫,摆上一张床,
对你而言,我独自感到那种旧情愈加悠长。
有人说我的诗未必会输给摩诘,
但我又怎能在这种无形的境况中沉迷于那遥远的光辉呢?
在天地之间,我的身躯同样知道这种困乏,
将来在江湖上我们终将相忘。
我仍然贪恋那半句偈语归来思索,
却又害怕提及桓公而妄自揣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王安石主张变法,提倡文学的现实主义,作品多以政治、经济和社会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深刻的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酬俞秀老》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时的他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友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
《酬俞秀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东庵的清扫、安放一张床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开篇以“洒扫东庵置一床”引入,简单而富有生活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於君独觉故情长”,这句极具感情的表达,让人感受到友谊的深厚和时间的流逝。
“有言未必输摩诘”,诗人自谦地提及王维,表明自己对诗歌的追求与对友人的尊重,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创作的思考。接下来的“无法何曾泥饮光”,更是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迷茫,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天壤此身知共弊”,诗人意识到自己在世间的困顿,而“江湖他日要相忘”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释然。最后几句“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显露无遗,让整首诗在平和的基调中透出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安石对友情、人生及自我价值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无奈与释然,表现出一种哲理性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酬俞秀老》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摩诘”是指:
诗中“江湖他日要相忘”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