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5:44
寂寞栖荒岛,依依望斗杓。
群公犹百粤,法乘已三苗。
虚伫金台彦,何时玉烛调。
殷忧开圣主,会见奏云韶。
我孤独地栖息在荒岛上,依依不舍地仰望北斗星。
群臣仍然如同百粤之地,法制已然如同三苗之民。
我无所事事地在金台上徘徊,何时才能奏响玉烛的乐曲呢?
殷切的忧虑希望圣主能早日看到,能在朝廷上奏出云韶之乐。
徐孚远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常具有哲理性和历史感。
《南望》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身处荒岛,内心充满了对朝廷的忧虑与期盼,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南望》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寂寞的荒岛上,仰望星空,心中充满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开篇的“寂寞栖荒岛”便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处境,接着“依依望斗杓”则通过对北斗星的凝视,传达了他对方向的渴望。诗中提到的“群公犹百粤,法乘已三苗”,不仅描绘了当时政治的混乱,亦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深切担忧。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虚伫金台彦,何时玉烛调”的句子,流露出对理想政治的渴求,期望能够有一个明主来治理国家,奏响和谐的乐章。最后的“殷忧开圣主,会见奏云韶”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寄托了对国家复兴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孤独处境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整首诗围绕着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展开,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南望》中的“斗杓”指代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北斗星
C. 一种饮食
“群公犹百粤”中的“百粤”指代哪个地区?
A. 中原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诗人希望“圣主”能做什么?
A. 进行战争
B. 关心国事
C. 兴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