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8:07
即事
李牧真飞将,犹闻守赵边。
此时常笑怯,破敌乃称贤。
何假当三至,应思入九渊。
奇勋成脱兔,羁客且高眠。
李牧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仍然听闻他在赵国边防的英勇事迹。此刻我常常感到些许胆怯,面对敌人时却被称赞为贤良。何必待到三次出征才能证明自己,应该考虑深入九渊的道理。卓越的功勋如同脱兔般迅速,身为客人也只能高高在上地安然入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孚远,明代诗人,生活在战乱与动荡之中,擅长描写战争与历史,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借古人李牧的英雄形象,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悟,反映出对英雄气概的追求与自我认识的矛盾。
《即事》这首诗以李牧为引,借古喻今,描绘了一位将领的英勇与个人内心的微妙挣扎。诗的开头提到“李牧真飞将”,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李牧作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象征着勇气和智慧。而后一句“犹闻守赵边”则暗示着作者对历史的缅怀与敬仰,感叹英雄虽在历史长河中,但仍有其光辉的存在。
接下来的“此时常笑怯”,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瞬间,表达了在面对实际困难与敌人时的内心脆弱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引人深思,显示了作者深刻的自我认识。紧接着“破敌乃称贤”,表明在英雄的标准下,个人的成就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反映出一种对时代的无奈与对自我的责问。
“何假当三至,应思入九渊”,这一句充满哲理,意味着成功不在于经历多少次战斗,而在于面对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九渊象征着深邃与未知,鼓励人们应勇于探索内心与外界的深层次意义。
最后“奇勋成脱兔,羁客且高眠”,则是对英雄成就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身为“羁客”的孤独与反思。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通过对李牧的描绘与自我反省,展现了一种对英雄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英雄与个人内心的矛盾,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思考,强调了智慧与勇气在面对挑战时的重要性。通过李牧的形象,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牧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胆怯
B. 英勇与智慧
C. 孤独
“何假当三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成功必需经过多次考验
B. 成功不在于次数而在于智慧
C. 英雄在历史中永存
诗中提到的“九渊”象征什么?
A. 浅薄
B. 深邃与未知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即事》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