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5:49
送高丞别
作者: 李吕 〔宋代〕
君侯七闽英,学问早有余。
年时犹未冠,鼓箧游上都。
文成笔五色,四海仰名誉。
调丞尉江邑,有实不愿图。
朅来对二松,清襟映冰壶。
粹然眉睫间,未变庠序儒。
胸中浩然气,固已雄万夫。
我穷卧洲渚,江鸥以为徒。
屡枉高轩过,峨冠讲唐虞。
驰骋文史乐,时得陪卷舒。
瓜代遽及期,此情将焉如。
耻作儿女态,挥洒小衣裾。
虎溪岂限我,足创方趑趄。
怅望不远送,搔首空踌躇。
所觊善行李,早达三山隅。
安居未容久,快作朝省趋。
用贤世所急,君才应时需。
愿补仲山衮,再矢皋陶谟。
勿以得失虑,行当翱天衢。
愧乏折箠赠,短篇见区区。
他时旧交念,阔外门内扁寄樵渔。
高丞是七闽的英才,学问早已丰厚。
他年纪尚小,还未成年,便已背着书箱游历京城。
他的文采如五色笔,四海皆仰慕他的名声。
调任丞尉江邑,他志向高远,并不贪图官位。
这次来见我,面对两棵松树,清雅的风度映照着冰壶。
他那清澈的眉眼间,未曾改变书院儒生的气质。
胸中浩然之气,已然可以抗衡万夫。
我却困于江洲的沙洲上,江鸥只把我当成闲人。
屡次驾车经过高轩,讲述唐虞的典故。
在文史中驰骋乐趣,时常自在地陪伴书卷。
瓜代的期许迅速而至,这份情意将如何表达呢?
不愿做儿女情态,轻轻挥动衣袖。
虎溪并不局限于我,足以让我在这里踱步。
怅望着远方送别,搔首空自踌躇。
我希望能早日获得善行,便能到达三山的角落。
安居之地不能久留,快去朝廷上作官。
国家急需贤才,君子之才正是时代所需。
愿能补上仲山的衣袍,再次矢志于皋陶的谟论。
不要因得失而忧虑,理应在天路上翱翔。
遗憾没有礼物相赠,这短篇诗作只是区区一小片。
未来有时旧友相念,寄情于阔外的樵渔生活。
李吕,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也关注社会现象。李吕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理想与对社会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送高丞别》是在朋友高丞即将离任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与惜别之情。高丞为人诚恳,才华横溢,李吕对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在官场上大展宏图。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处境与心声。
《送高丞别》是一首充满了对友人高丞的赞美与祝福的诗作。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高丞的才华与品德,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高丞的欣赏,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诗的开头以高丞的才华与学识为引,诗人不仅称赞了他的文采,还强调了他年轻而不骄傲的品格,这种对比显示了高丞的谦逊与志向。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高丞的高洁气质和浩然之气,展现了一种儒雅的风范。
诗中提到“瓜代遽及期,此情将焉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机会的稍纵即逝。诗人对高丞未来的期待与祝愿,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士人特有的理想与追求。诗人通过对高丞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君侯七闽英,学问早有余。
年时犹未冠,鼓箧游上都。
文成笔五色,四海仰名誉。
调丞尉江邑,有实不愿图。
朅来对二松,清襟映冰壶。
粹然眉睫间,未变庠序儒。
胸中浩然气,固已雄万夫。
我穷卧洲渚,江鸥以为徒。
屡枉高轩过,峨冠讲唐虞。
驰骋文史乐,时得陪卷舒。
瓜代遽及期,此情将焉如。
耻作儿女态,挥洒小衣裾。
虎溪岂限我,足创方趑趄。
怅望不远送,搔首空踌躇。
所觊善行李,早达三山隅。
安居未容久,快作朝省趋。
用贤世所急,君才应时需。
愿补仲山衮,再矢皋陶谟。
勿以得失虑,行当翱天衢。
愧乏折箠赠,短篇见区区。
他时旧交念,阔外门内扁寄樵渔。
整首诗通过对高丞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时局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歌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士人特有的理想与追求。
高丞来自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瓜代”意指什么?
“胸中浩然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送友人》与《送高丞别》均为送别诗,前者侧重于友谊的深厚与惜别之情,后者则更多地着眼于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憧憬。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但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