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善权洞》

时间: 2025-04-26 06:29:39

诗句

空际碧于澄,探奇拂曙登。

千年藏古雪,五月遂无冰。

梦去疑庐阜,醒来得武陵。

依稀星汉近,怅望六朝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39

原文展示:

空际碧于澄,探奇拂曙登。
千年藏古雪,五月遂无冰。
梦去疑庐阜,醒来得武陵。
依稀星汉近,怅望六朝僧。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天际,碧蓝的色彩比清澈的水还要明亮,我来到这里探寻奇妙的景致,迎着晨曦登上山峰。千年积雪隐藏在这古老的地方,而五月的时节已经没有了冰霜。梦中我曾怀疑是庐山的高峰,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武陵。依稀的星汉近在眼前,遥望的却是六朝时期的僧侣。

注释:

字词注释:

  • 空际:指天空的边际,形容广阔的天空。
  • 碧于澄:比清澈的水更加碧蓝。
  • 探奇:探索奇妙的事物。
  • 拂曙:迎着晨曦。
  • 千年藏古雪:千年积累的古老积雪。
  • 五月遂无冰:五月的时候已经没有冰霜。
  • 梦去:梦境消逝。
  • 疑庐阜:怀疑是庐山的高峰。
  • 得武陵:醒来发现自己在武陵。
  • 依稀星汉近:模糊的星空近在咫尺。
  • 怅望六朝僧:怅然自语,遥望六朝时期的僧侣。

典故解析:

  • 武陵:指的是《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象征着归隐与安宁。
  • 六朝:是指中国历史上南朝的六个朝代,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文化和佛教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贞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善权洞》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美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自然图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呈现出清晨初升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开头两句“空际碧于澄,探奇拂曙登”通过对比,强调了天空的明亮和清澈,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而“千年藏古雪,五月遂无冰”则表现了自然的永恒与变迁,千年的积雪在盛夏时节显得格外鲜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内心的体验,“梦去疑庐阜,醒来得武陵”,诗人在梦中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展示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武陵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依稀星汉近,怅望六朝僧”通过“星汉”与“六朝僧”的呼应,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哲思。

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际碧于澄:描绘了天空的蔚蓝,清澈的水比不上这份明亮。
  2. 探奇拂曙登:在晨曦中,诗人攀登探寻风景,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3. 千年藏古雪:千年的雪积在山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4. 五月遂无冰:季节的变迁,反映了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循环。
  5. 梦去疑庐阜:梦境中的疑惑,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6. 醒来得武陵:醒来发现自己在理想的桃源,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7. 依稀星汉近:模糊的星空近在眼前,显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8. 怅望六朝僧:对历史的追思,抒发了对文化和精神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比作碧蓝的水,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千年藏古雪,五月遂无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梦去”和“怅望”,赋予了自然与时间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际:象征着广阔的自由与无尽的可能。
  • :代表着清新、美丽的自然。
  • 古雪: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 武陵:理想的隐居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星汉:代表着浩瀚的宇宙与对未知的探求。
  • 六朝僧:象征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贞吉
    D. 白居易

  2. “空际碧于澄”中的“碧”主要指的是:
    A. 绿色
    B. 蓝色
    C. 清澈的水
    D. 明亮的星星

  3. “梦去疑庐阜,醒来得武陵”的意思是:
    A. 在梦中游历庐山
    B. 醒来后发现自己在理想的地方
    C. 对庐山感到失望
    D. 一直在梦中迷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作品,描绘了理想的隐居生活。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吴贞吉的《善权洞》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内心的感受,但吴贞吉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豪情壮志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明清诗词选》
  • 《陶渊明与自然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汝州道中书怀 临江仙·赠丁玲 邹侍讲以诗问钱检讨索菊而仆以诗并骑邀之 其一 小客酒埠江湘天华山茶庄园有得 己丑谷日谒九陵 金缕曲 送外 示从弟桥三首 其一 送何象冈太史还朝 边词 其二 忠州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天目山 抽胎换骨 怒目戟指 进退失所 飞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踪结尾的成语 狸头 陈举 臣字旁的字 后会无期 羣抵 燕翼之谋 地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