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56
长亭怨慢 雁
作者:卢青山 〔当代〕
又重到痴痴望处。墨点归心,碧绡云素。
细舞裳风,密排筝柱,向谁诉?
更休回顾,人立在秋阶树。
望远宇阴冥,认不尽横山无数。
暮雨。问家山怎在冷荻疏蒲南浦。
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
算自恨飘泊年年,已凄恻空来空去怎寄得书成?
只是情人自误。
再次回到那痴痴望望的地方。墨点般的归心,如碧色轻纱和白云般的素雅。
轻舞的衣裳随风飘动,密密排开的筝柱,向谁倾诉?
更不必回头,独自站在秋天的台阶旁。
远望宇宙阴暗,无法尽数认清那横亘的山峦。
暮雨纷飞。问家乡的山水,怎在那冷冷的芦苇、疏疏的蒲草南岸?
夜深惊醒,最怕听到那萧萧的蟋蟀声。
算起来只恨自己漂泊年年,已然凄凉,空来空去怎能寄书成信?
只不过是情人自找麻烦。
卢青山,现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探索人类情感的深度。
《长亭怨慢 雁》创作于现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面对的可能是个人的漂泊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长亭怨慢 雁》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秋季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开头的“又重到痴痴望处”,表明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渴望,接着通过“墨点归心,碧绡云素”的描写,展现了归心似箭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尤其是在“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中,蟋蟀的鸣叫声成为孤独的象征,刺痛了诗人的内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漂泊与思乡的深切感受,诗人以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凄凉而又美好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外在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令人深思。
全诗围绕着漂泊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令人共鸣。
诗中“痴痴望处”指的是: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实的困扰
“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诗中提到的“墨点归心”是用来形容: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