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亭怨慢 雁》

时间: 2025-05-07 07:22:56

诗句

又重到、痴痴望处。

墨点归心,碧绡云素。

细舞裳风,密排筝柱,向谁诉?

更休回顾,人立在、秋阶树。

望远宇阴冥,认不尽、横山无数。

暮雨。

问家山怎在、冷荻疏蒲南浦。

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

算自恨、飘泊年年,已凄恻、空来空去;怎寄得书成?

只是情人自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56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雁
作者:卢青山 〔当代〕

又重到痴痴望处。墨点归心,碧绡云素。
细舞裳风,密排筝柱,向谁诉?
更休回顾,人立在秋阶树。
望远宇阴冥,认不尽横山无数。
暮雨。问家山怎在冷荻疏蒲南浦。
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
算自恨飘泊年年,已凄恻空来空去怎寄得书成?
只是情人自误。

白话文翻译

再次回到那痴痴望望的地方。墨点般的归心,如碧色轻纱和白云般的素雅。
轻舞的衣裳随风飘动,密密排开的筝柱,向谁倾诉?
更不必回头,独自站在秋天的台阶旁。
远望宇宙阴暗,无法尽数认清那横亘的山峦。
暮雨纷飞。问家乡的山水,怎在那冷冷的芦苇、疏疏的蒲草南岸?
夜深惊醒,最怕听到那萧萧的蟋蟀声。
算起来只恨自己漂泊年年,已然凄凉,空来空去怎能寄书成信?
只不过是情人自找麻烦。

注释

  • 痴痴:形容沉迷、专注的样子。
  • 墨点归心:比喻归心似箭,心情急切。
  • 碧绡云素:形容轻盈、素雅的衣裳。
  • 筝柱:古代乐器,形象化为情感的寄托。
  • 秋阶树:指秋天的台阶和树木,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阴冥:形容昏暗、阴沉的天空。
  • 冷荻疏蒲:指家乡水边的植物,带有乡愁。
  • 萧萧蛩语:形容蟋蟀的鸣叫声,带有孤独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探索人类情感的深度。

创作背景

《长亭怨慢 雁》创作于现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面对的可能是个人的漂泊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 雁》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秋季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开头的“又重到痴痴望处”,表明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渴望,接着通过“墨点归心,碧绡云素”的描写,展现了归心似箭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尤其是在“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中,蟋蟀的鸣叫声成为孤独的象征,刺痛了诗人的内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漂泊与思乡的深切感受,诗人以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凄凉而又美好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外在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又重到痴痴望处:重回那令人痴迷的地方,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
  2. 墨点归心,碧绡云素:归心如墨点般急促,衣裳如碧色轻纱一般素雅。
  3. 细舞裳风,密排筝柱,向谁诉?:衣裳在风中轻舞,筝柱密密地排开,情感向谁倾诉?
  4. 更休回顾,人立在秋阶树:不再回头,独自站在秋天的阶梯旁。
  5. 望远宇阴冥,认不尽横山无数:远望昏暗的宇宙,无法认清那无数的山峦。
  6. 暮雨。问家山怎在冷荻疏蒲南浦:暮雨纷飞,问家乡的山水在何处,冷冷的芦苇与疏疏的蒲草南岸。
  7. 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夜深惊醒,最害怕听到那萧萧的蟋蟀声。
  8. 算自恨飘泊年年,已凄恻空来空去怎寄得书成?:算起来只恨自己漂泊年年,已然凄凉,空来空去怎能寄书成信?
  9. 只是情人自误:只不过是情人自己在误解自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墨点归心”比喻归心的急切,生动形象。
  • 拟人:衣裳的“细舞”,赋予了物体以人的动作,表现出灵动感。
  • 对仗:如“冷荻疏蒲”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漂泊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令人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凋零与孤独,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蟋蟀:代表孤独的声音,暗示内心的寂寞。
  • 归心:寄托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痴痴望处”指的是: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实的困扰

  2. “夜阑惊起,最怕听萧萧蛩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墨点归心”是用来形容: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卢青山的《长亭怨慢 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孤独与思乡的感受,但前者更注重内心感受,后者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当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出郊见田家蚕麦已成慨然有感 好女儿令 戏答圣俞持烛之句 东合雨中 晓发齐州道中二首 雨中独酌二首 其二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韩公 望州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病结尾的成语 十字旁的字 梯城 植善倾恶 弋字旁的字 洪钟大吕 艮字旁的字 犯天下之不韪 言归和好 论坐 暗线 黹字旁的字 疴恙 鼎鼎大名 巧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