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15
已飘尽春风残絮,夏绿沈沈,远迎朱户。
杜宇声哀,天涯游子竟何许。
别经年矣,最触目,青榆树。
树底共徘徊,记去岁朝朝如此。
昏暮。看残星入海,海国浪花无数。
飞来海鹤,急将者锦函交付。
切嘱是莫滞归期,任花鸟飘零无主。
极目望潇湘,拂尽泪痕如缕。
春风已经把残留的絮絮吹散,夏天的绿意浓厚,远远地迎接着红色的大门。杜鹃的哀鸣声传来,游子在天涯何处呢?别离已经多年,最让我触动的是那棵青榆树。在树下徘徊,记得去年此时也是如此的情景。黄昏降临,看到残星沉入海中,海国的浪花无数。飞来的海鹤,急忙将锦囊交给我,切切嘱咐我不要耽搁归期,任凭花鸟随风飘零,无人照料。极目远望潇湘,轻轻拂去泪痕如丝。
作者介绍:胡先骕(1896-1986),字子平,号紫云,近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近现代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异乡,常常感受到离别的苦楚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情感状态。
这首《长亭怨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在春夏交替时节的思乡情怀。春风带走了冬日的残寒,而夏天的绿意则渗透了游子的心。诗中反复提到的“杜宇声”和“青榆树”,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深层次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别的痛苦却愈发浓烈,尤其是“别经年矣”,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思念的绵延。
同时,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残星入海”、“海国浪花无数”,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阔,也映射出游子心中的无尽孤独与惆怅。最后的“极目望潇湘,拂尽泪痕如缕”,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潇湘代表着故乡,泪痕则是思念与离愁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胡先骕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哀伤。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游子心境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青榆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