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7:12
长亭怨慢 题菊仙妆阁
作者: 姚鹓雏 〔近代〕
判挥尽花前清泪,
几度曾来,绿阴门户。
烛跋香消,犀钗偷堕曾情绪。
剪灯无语,只自把灯花数。
花堕玉钗头,便化作离愁千缕。
絮语未曾穷,春水方生,芙蓉秋暮。
一襟酒泪,更赢得钿尘粉雾。
莫尽问归期,怕归后桃源何许。
算只有嬉春蜂蝶,抱春光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花前流下清泪的女子,回忆起往昔的情感。她几度前来这绿阴笼罩的门口,烛光摇曳,香气渐消,犀钗悄然坠落,勾起了她的旧情。灯下无言,她独自数着灯花,花瓣落在了玉钗上,化作千丝万缕的离愁。那些轻声细语似乎还未说尽,春水刚刚流淌,秋天的芙蓉却已凋零。她的衣襟沾满了酒泪,竟然比粉尘更显得模糊。不要再问我何时归来,怕是回去后桃源已不复存在。看来,只有那些嬉戏的春蜂和蝶儿,依然留在这春光明媚之中。
姚鹓雏,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常常描绘女子的内心世界,尤其擅长表现离愁别绪。
《长亭怨慢》创作于作者对昔日情感的回忆之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关注。诗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情感中的孤独与思念。开篇即以“判挥尽花前清泪”引入,情感深切,令人动容。通过描绘绿阴门户的宁静环境,营造出一种回忆的背景,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多次提到花、灯、酒泪等意象,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无奈。尤其是“花堕玉钗头”,这一句将情感与物象结合,生动地表达了对旧情的深切怀念。随着“春水方生,芙蓉秋暮”的对比,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无常愈加凸显。
最后两句“莫尽问归期,怕归后桃源何许”,以问句收尾,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与遐想,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诗在情感的细腻与意象的丰富中,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愁与思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它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揭示了人们在变幻无常的生活中所面临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犀钗”指的是什么?
诗中“莫尽问归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着什么?
答案
可以将姚鹓雏的《长亭怨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愁苦和离别的情感,而后者则流露出对过去甜美时光的怀念与感伤。两者都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为特征,但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