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亭怨慢》

时间: 2025-05-04 17:11:05

诗句

听江笛、烟中悽语。

唤起汀洲,断鸿无数。

渺渺晴川,暮帆摇曳、向前浦。

月痕娟楚,刚照入、牙台去。

除却酒樽时,祇载得、焦琴玉麈。

凝伫。

把山公高致,写入淡烟轻素。

黄骢去也,又相送、晚枫江路。

蕙带结、满握愁红,柳枝怨、明湖秋雨。

算剩有琴边,一叶残云无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11:05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樊增祥 〔清代〕

听江笛烟中悽语。唤起汀洲,断鸿无数。渺渺晴川,暮帆摇曳向前浦。月痕娟楚,刚照入牙台去。除却酒樽时,祇载得焦琴玉麈。凝伫。把山公高致,写入淡烟轻素。黄骢去也,又相送晚枫江路。蕙带结满握愁红,柳枝怨明湖秋雨。算剩有琴边,一叶残云无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江边,听到笛声传来的凄凉语调,唤起了在汀洲上的无数断鸿。渺茫的晴川上,夕阳下的帆船轻轻摇曳驶向前方的浦岸。皎洁的月光洒在水面,刚好照入那牙台。除了酒樽外,别无他物,只能携带一把焦琴和玉麈。我凝望着,想把山公的高洁写进那淡烟轻纱之中。黄骢马已经离去,又在晚枫的江路上相送。蕙带缠绕满心愁苦,柳枝怨叹着明湖的秋雨。算是留下了琴边的一片孤云,无处归宿。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笛:指江边的笛声。
  • 汀洲:指江中小洲。
  • 断鸿:比喻孤雁,象征离别。
  • 渺渺:形容绵延不绝、隐约的样子。
  • 月痕:月光的痕迹。
  • 牙台:古代一种乐器或音乐场所。
  • 焦琴玉麈:指古琴与玉制的乐器,象征音乐。
  • 蕙带:蕙草的带子,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 柳枝怨:柳枝的叹息,传达忧伤之情。

典故解析

  • 长亭:古时送别的地方,象征离别与思念。
  • 山公:指高洁的文士,常与风雅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作者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中通过江边的自然景致,传达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开篇的“听江笛烟中悽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而忧伤的氛围中,笛声如泣如诉,唤起了对故人的思念。此处运用声韵的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浓厚。接着,诗人描绘了“渺渺晴川,暮帆摇曳向前浦”的景象,夕阳下的帆船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月光照耀下的牙台,象征着那份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人文情感的表达。诗中的黄骢马和晚枫江路,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离别图景,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蕙带和柳枝的结合,象征着柔情与忧伤,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最后的“一叶残云无主”,则是将孤独与无奈推向高潮,展现了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江笛烟中悽语:在烟雾弥漫的江边,聆听到凄凉的笛声。
  2. 唤起汀洲,断鸿无数:这声笛音唤起了无数的孤雁,令人感受到离别的情景。
  3. 渺渺晴川,暮帆摇曳向前浦:在辽阔的晴川上,夕阳下的帆船轻轻摇晃,驶向远方的岸边。
  4. 月痕娟楚,刚照入牙台去:月光洒在水面,恰好照耀进那乐器台上。
  5. 除却酒樽时,祇载得焦琴玉麈:除了酒樽,唯有焦琴与玉麈相伴。
  6. 凝伫:凝视,停留在这一刻。
  7. 把山公高致,写入淡烟轻素:想把山公的高洁情怀写入这淡淡的烟雾和轻纱之中。
  8. 黄骢去也,又相送晚枫江路:黄骢马已离去,又在晚枫的江路上送别。
  9. 蕙带结满握愁红,柳枝怨明湖秋雨:蕙草的带子缠绕着愁苦的心情,柳枝在明湖的秋雨中低沉叹息。
  10. 算剩有琴边,一叶残云无主:最后只剩下琴边的一片孤云,无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鸿”比喻孤独的离别。
  • 拟人:如“柳枝怨”,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蕙带结满握愁红,柳枝怨明湖秋雨”,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悟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人对孤独与思念的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笛: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寄托,传达思念之情。
  • 断鸿:象征离散与孤独,唤起对故人的思念。
  • 暮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分别的无奈。
  • 黄骢:代表离去的朋友或爱人,寓意着送别的悲伤。
  • 蕙带与柳枝:象征柔情与怨愁,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笛”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离别
    • C. 战斗
    • D. 再会
  2. “黄骢”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交通工具
    • B. 离去的人
    • C. 自然景象
    • D. 美好回忆
  3. 诗中“柳枝怨明湖秋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
    • B. 悲伤
    • C. 快乐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屈原):同样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静夜思》 (李白):描写思乡情怀,具有类似的抒情特质。

诗词对比

  • 《长亭怨慢》《送别》(王之涣)
    • 《长亭怨慢》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刻画,描写离别时的孤独与思念。
    • 《送别》则更强调送别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一种更加直白的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收录了多位清代诗人的作品,以便更好地了解时代背景。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提升鉴赏能力。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留别东郡诸僚友 留别东郡诸僚友 流芳桥 李花 乐轩 酪羹 苦雨 哭尚颖 哭马承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都的词语有哪些 屈身辱志 肀字旁的字 好善恶恶 重蹈覆辙 長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包含表的成语 哽咽难鸣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心府 伪史 禾黍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竺土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包含剪的成语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深藏若虚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