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3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36:08
时雨讴
于穆圣皇。
仁畅惠渥。
辞献减膳。
以服鳏独。
和气致祥。
时雨渗漉。
野草萌变。
化成喜谷。
这首诗表达了对圣明皇帝的赞美,称其仁德广博、恩惠无量。虽然辞职和献祭的仪式有所减少,但仍然能够以清淡的饮食来安抚孤独的心灵。和谐的气氛带来了祥和的气象,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野草开始萌生,最终化作丰收的谷物。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国著名的诗人,以其才华和忧郁的性格著称。他是三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曹植生活在魏晋时期,那个时代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歌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工具。此诗正是对当时皇帝仁政的赞美,反映了他对社会与民生的关切。
《时雨讴》充分展现了曹植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诗中以“于穆圣皇”开头,直接引出对皇帝的赞美,表明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与期许。接着,诗人用“仁畅惠渥”描绘了理想中君主的仁爱与宽厚,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后面的“辞献减膳”则是对现实政治的反思,表明在减少奢华的同时,仍需保持对民众的关注与关怀。曹植通过“和气致祥”传达了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暗示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和谐的社会氛围。
“时雨渗漉”表达了自然界的复苏与生机,象征着良好的政治氛围能够滋养国家。最后,诗句“化成喜谷”则是对未来丰收的美好期盼,寄托了对国家兴旺和人民幸福的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意蕴深厚,既有对国家的关切,也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对皇帝仁德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关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时雨讴》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创作的?
A. 唐代
B. 魏晋
C. 宋代
诗中提到的“仁畅惠渥”主要是指什么?
A. 皇帝的仁德与宽厚
B. 自然的恩泽
C. 民众的生活
“和气致祥”的意思是?
A. 和谐的气氛带来吉祥
B. 雨水滋润大地
C. 丰收的谷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曹植的《时雨讴》更侧重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国家的关切。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曹植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