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41:56
《善哉行 其三》
作者: 曹操 〔魏晋〕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快的聚会场景,早晨的阳光照耀,大家畅饮,醉意未觉。悲伤的弦乐激起新声,长笛吹出清新的气息。琴歌动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愉悦。凉风悄然吹入高堂,令人心旷神怡。拥有满满的德行的人却如同不满,君子往往心存忧虑,愁苦不止一事。白屋下的人,手中握着的机会不可轻易放弃。虽然众宾饮饱回家,主人却心中苦闷无以言表。比翼鸟在云间翱翔,罗网又岂能束缚其身?保持内心的宁静,荣华富贵又算什么呢?
作者介绍: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号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三国时期,反映了曹操在乱世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品行的重视。诗中表现出对士人的关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善哉行 其三》通过欢快的聚会场景,展现了曹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的追求。开篇以明媚的朝阳和畅饮的场景引入,塑造了一种欢乐的氛围。然而在欢乐的表象之下,曹操深知人生的苦涩与不易,尤其是君子所承受的忧虑与责任。“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一句,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真正有德之人即使外表看似不满,内心却始终充实。诗中采用了比翼鸟的意象,象征着自由和不受束缚的理想,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轻视。最后,诗人提出冲静得自然的观点,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物质的淡泊,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中欢愉与忧虑的深刻理解,倡导内心的宁静与对德行的追求,反映了曹操在动荡时代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操的《善哉行 其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前者表现了对生命的欢愉与忧虑,后者则更偏向于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的宁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有所不同,却都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