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9:48
高阳台 登长沙城作
——傅熊湘 〔清代〕
瓜苦秋华,莲红夜落,能消几度清游。
孤雁归迟,断云飞过南楼。
当年词客伤怀地,到今时一例悲秋。
更凄凉,眺尽平芜,惹尽闲愁。
登临不忍重回首,但苔封古堞,草没荒邱。
蚁斗蠹争,等闲付与东流。
西风渐觉芳菲尽,只荻花枫叶飕飕。
倚斜阳,一片孤城,一片汀洲。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伤感。瓜果虽然苦涩,秋天的花已经凋零,能消磨多少次闲游的乐趣呢?孤雁归来的时节已晚,断云飘过南楼。往年词客在此伤怀,如今依旧感到秋的悲凉。更显得凄冷的是,极目远眺平坦的原野,心中满是闲愁。登高望远,不忍回首,却见古老的城墙苔藓遍布,荒丘上草木丛生。蚂蚁和虫子争斗,最终都只能随水东流。西风渐起,芳香的花朵似乎已然凋零,只有荻花和枫叶在风中飘动。倚靠在斜阳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孤城和一片小洲。
傅熊湘(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浓厚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该诗作于秋天,诗人登上长沙城,面对着祖国的河山,感慨时光匆匆,表达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在社会动荡的清代,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高阳台 登长沙城作》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秋天的长沙城中目睹了自然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首联以“瓜苦秋华,莲红夜落”开篇,生动描绘了秋天的苦涩与凋零,似乎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孤雁归迟,断云飞过南楼”,孤雁的归来与白云的飘荡,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进一步渲染出悲秋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当年词客伤怀地”,让人联想到历史的积淀与人事的变迁,诗人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与历史相连,感受到一种共鸣。“更凄凉,眺尽平芜,惹尽闲愁”,此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广阔的平原映衬着诗人的孤寂,愁绪更加浓重。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景的细致描写,“但苔封古堞,草没荒邱”,古老的城墙和荒凉的丘陵,似乎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而“西风渐觉芳菲尽”则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叹,唯有“荻花枫叶飕飕”伴随在侧,带来些许的秋意。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上都非常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外界景象紧密结合,令人深思。
全诗围绕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孤独与忧伤的情感。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外界景象紧密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孤雁”象征什么?
“西风渐觉芳菲尽”中“芳菲”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苔封古堞”表现了什么情感?
《登高》 - 杜甫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同一季节下对情感的不同表达,丰富了对秋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