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35
《昭君怨 其一 吊腊梅》
作者: 尤侗 〔明代〕
昨夜风鞭雨打。
金屋晓来飘瓦。
尺土葬鹅衣。
哭江妃。
正是天寒日暮。
空谷佳人何处。
云鬓惜馀香。
试啼妆。
昨夜狂风骤雨,打击着窗户。
金屋里,早晨醒来时,屋顶的瓦片飘落。
小小的土堆埋葬着鹅黄的衣衫。
我在为江妃哭泣。
正是寒冷的天,日暮时分。
空旷的山谷中,佳人又在何处?
她那云鬓依旧留着余香。
我试着画上妆容,又想起她的身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昭君怨》是汉代王昭君的故事,其命运悲惨,因政治原因被迫出嫁,离开故土。诗中通过对昭君的哀悼,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婉约。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社会批判,尤其关注女性的命运与心理。
创作背景:
《昭君怨》系列诗歌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特别是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悲剧。通过昭君的故事,尤侗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切感受。
《昭君怨 其一 吊腊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开篇的“昨夜风鞭雨打”,便如同昭君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风雨交加的夜晚与她孤独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用“金屋晓来飘瓦”暗示昭君的富贵生活被打破,象征着她的美好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诗中“尺土葬鹅衣”则用简练的字句表达出亡者的悲哀,暗示着昭君被抛弃的命运。最后的“试啼妆”,不仅仅是对美丽的追求,更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感受到一份难以言喻的哀愁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唤起了人们对历史与女性命运的关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悲剧处境,唤起人们对历史和人性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屋”指的是?
A. 富贵人家
B. 陋室
C. 庙宇
答案: A
“尺土葬鹅衣”中的“尺土”指的是什么?
A. 广阔的土地
B. 小小的墓地
C. 田园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江妃”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昭君
B. 西施
C. 貂蝉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尤侗的《昭君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切,但尤侗更侧重历史悲剧的沉重,而李清照则更显个人情感的细腻。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均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