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寿外姑)》

时间: 2025-05-01 00:32:37

诗句

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

梅信动,春先到。

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

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

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

心好在,慈为宝。

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

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2:37

原文展示:

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
梅信动,春先到。
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
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
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
心好在,慈为宝。
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
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过后的时节,天意似乎早早地收敛了寒气。梅花的信使已经来到,春天也随之而至。清晨,湘水之上,风光无限好。春天带着情意,习惯性地随仙人驾着的神舟来到蓬莱仙岛。只要一念到人间,便依稀想起瑶池的道路。心中善良,才是最珍贵的宝物。蟠桃树上结满了岁月的果实,虽然不及瓜果的数量,但千年后,红颜绿鬓的人却难以长久不老。

注释:

  • 腊余:腊月的后半段,指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梅信:梅花的信使,象征春天的到来。
  • 湘水:指湘江,著名的水系,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观。
  • 仙仗:仙人的坐骑,通常是神话中神仙乘坐的法器。
  • 瑶池: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象征长生不老的境地。
  • 慈为宝:心地善良是最珍贵的事情。
  • 蟠桃:传说中仙桃,象征长寿和丰富的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腊月,正是辞旧迎新的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通过梅花、湘水等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间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长寿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千秋岁(寿外姑)》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引入,勾勒出冬去春来的自然变迁,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寒冷逐渐消退的气息。梅花作为春天的信使,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紧接着“春先到”,直接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带给人们无限的期待。

诗中的“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描绘了清晨湘水上美丽的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的“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更是将春天的到来与仙人驾舟的意象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感。诗人通过“依约瑶池道”引入瑶池的典故,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则通过蟠桃的意象,表达了生命的珍贵与短暂,强调了心地善良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自然的思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腊月过后,寒意早已减退,暗示春天的来临。
  • 梅信动,春先到:梅花发芽,春天已悄然降临,象征生机和新开始。
  • 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清晨的湘江上,景色极其美丽,表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春天带着情意,仿佛是仙人驾舟来到理想的蓬莱仙岛。
  • 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只需一念,就能联想到长生的瑶池,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心好在,慈为宝:心地善良是最珍贵的财富,强调内心的美德。
  • 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蟠桃象征长生,岁月的珍贵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 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即使活千年,红颜绿鬓的人也难以长久,反映了生命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仙人驾舟,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 拟人:将春天赋予情意,使其生动形象。
  • 对仗:如“朱颜绿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心灵美的推崇,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希望与新生,代表春天的到来。
  • 湘水:代表自然的美丽,分外动人。
  • 仙仗: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和长生的理想。
  • 瑶池:象征长寿与美好,体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蟠桃:寓意岁月的珍贵与健康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信”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果实
    D. 夏天的炎热

  2. “蟠桃多岁月”的意思是: A. 蟠桃的数量很少
    B. 蟠桃的价值很高
    C. 蟠桃象征长寿的岁月
    D. 蟠桃容易腐烂

  3. 诗中提到的“朱颜绿鬓”指的是: A. 年轻的容貌
    B. 美丽的风景
    C. 仙人的形象
    D. 蟠桃的颜色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千秋岁》更注重生命的哲理和内心的善良,而《登鹳雀楼》则强调壮丽的景观与人生的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歌理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廖行之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皇恩·传火付前薪 感皇恩 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 此首下原附牧庵 感皇恩 立秋后一日有感 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 感皇恩(丐祠居射村作) 感皇恩 有感 感皇恩·虞美人花 感皇恩 感皇恩 煎香 感皇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坐地分脏 士穷见节义 立字旁的字 生死永别 龝字旁的字 应务 执笔 方字旁的字 错结尾的成语 没精塌彩 鱼马 髟字旁的字 包含开的词语有哪些 欧风墨雨 寅忧夕惕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