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5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51:06
感皇恩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体态玉精神,惺尫言语。
一点灵犀动人处。
绣香罗帕,为待别时亲付。
要人长记得,相思苦。
彩鸾独跨,蓝桥归路。
憔悴东风自蛮素。
桃叶杨花,又向空江欲度,
任洛阳城里,春无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优雅与思念之情。她的体态如玉,神情清丽,言语间透露着灵动之气。那一丝动人的情感,令人心醉。她用绣香罗帕作为相赠之物,期待着与恋人离别时的情景,希望能够长久铭记这份相思之苦。彩色的鸾鸟独自飞翔,回归的路在蓝桥之上。春风虽然带来了憔悴的气息,但在空中飞舞的桃叶和杨花,依然向着江面飘去。在洛阳城里,春天是那样的繁盛无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作品多描写爱情、思念及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而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墨客追求细腻情感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爱与思念的深切感受。
《感皇恩》是一首典雅而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细腻描绘和对离别的深切感慨。词中“体态玉精神”以玉作为形象比喻,刻画了女性的优雅气质,传达出一种清丽而高洁的情感。接下来的“惺尫言语”则展现了她的聪慧与灵动,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情感的形象。
在情感的表达上,“绣香罗帕”为待别时亲付,展现了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期盼的心情。相思之苦在这里被细腻地捕捉,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彩鸾独跨,蓝桥归路”更是将离别与重逢的主题升华,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词的意象丰富,春风、桃叶、杨花等自然元素的运用,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生动,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词的最后一句“任洛阳城里,春无数”,既展现了春天的繁盛,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整首词在感情的细腻表达与自然意象的交融中,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与期待,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人们在美好春天中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过往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体态玉精神”中的“玉”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绣香罗帕”为待别时亲付”中,“待别”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