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6:38
筠庄主人何未归,溪畔长林穿翠微。
此去功名时欲至,个中车马迹全稀。
茅茨漏久蜗涎篆,篱落攲多蛛网围。
公肯借庵容我老,为公朝夕扫柴扉。
筠庄的主人为何还没有回来呢?
溪边的高树在翠绿的阳光中摇曳。
我此行本想追求功名,然而这里的车马踪迹却已稀少。
茅草屋顶漏雨已久,蜗牛在屋檐下留下了痕迹;
篱笆旁的杂草歪斜,四周都是蜘蛛网环绕。
您是否愿意借给我这间茅庵,让我在这里安度晚年?
我愿意为您朝夕打理柴门。
张元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对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诗人因拜访亲友而途经筠溪时,感受到周围环境的荒凉与寂静,触动了他对名利的思考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冷静与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以“筠庄主人何未归”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筠庄主人归来的期待和失落感。这种期待与失落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思乡情绪。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溪边的自然风光,使用“溪畔长林穿翠微”的形象,突显了环境的幽美与宁静。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功名的思索,“此去功名时欲至,个中车马迹全稀”,诗人意识到在追求名利的路上,现实的冷酷与孤寂让人感到迷茫与失落。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茅草屋与篱落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公肯借庵容我老”,表明了他希望能够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安度晚年,远离世俗的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故乡的怀念,又有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理想。
诗的开头提到的“筠庄”意指:
A. 竹子茂盛的地方
B. 一座城市
C. 一位亲友的名字
诗中提到的“车马迹”象征什么?
A. 名利与繁华
B. 田园生活
C. 旅行的痕迹
诗人希望能在筠庄做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安度晚年
C. 游历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