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1:02
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作者: 韩元吉
左学驰声旧,中朝得录初。
宠材知底用,壮志亦成虚。
归旐三千远,新年八十余。
苍天谁与问,行路亦欷嘘。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元干的追思与哀悼。前半段提到左学(指士人的学问和声誉)曾经辉煌,而在当时的朝廷中他也获得了认可。虽然他的才能被知晓,但其壮志却未能实现,最终感到虚无。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他已经归隐,年事已高,远离了名利的纷争。最后,感叹苍天无人与我问候,行路途中不由自主地叹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士族家庭,后期仕途坎坷,致力于文艺创作,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元干去世之际,韩元吉以此诗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惋惜,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张元干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昔日的辉煌,左学的声名与中朝的认可,仿佛在诉说着张元干在年轻时的才华与成就。然而,接下来的“宠材知底用,壮志亦成虚”则揭示出一种无奈,尽管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如愿以偿,壮志未能实现,反映出士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
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境遇,提到“归旐三千远,新年八十余”,这是对张元干归隐后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年长者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淡出世俗的纷争,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然而,最后一句“苍天谁与问,行路亦欷嘘”则流露出深深的惆怅与孤独,似乎在诉说着对命运的不甘与对人生的反思。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在追思中透出一种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对张元干深切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左学”指的是什么?
A. 士人的学问与声望
B. 一个地方的名字
C. 一种书籍
D. 一种哲学
“苍天谁与问”中“苍天”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界
B. 上天或命运
C. 人类
D. 地球
诗中的“新年八十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年轻的活力
B. 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